(记者 黄雨薇 实习通讯员 王昕颜 徐显坤)为总结我校本科教育教学的办学经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2月6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昌平校区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徐青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叶茂林、我校全体在京校领导出席会议,相关部处、教辅机关、各教学院部、科研机构负责人,基层教学组织、教学督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冯世勇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尹建峰 摄)
黄进在致辞中指明了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肯定了我校近年来在本科教育中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今后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八个坚持”和“四项要求”。
黄进表示,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本科教育就不称其为大学。在一所大学里,本科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学校希望通过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能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推动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维度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黄进指出,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北京政法学院复办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我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抱有开拓进取的信心,怀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始终坚守坚忍不拔的恒心,打造了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忝列我国高校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第一方阵。经过四十年本科教育教学实践,我校孕育积淀了具有法大特色的理念文化,形成了教学改革创新的经验共识。在今后本科教育教学发展中应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本为本”的办学定位理念,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本科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培养品德优良、学识丰富、能力卓越、智慧睿达、身心健康的人格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坚持“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教师把教书育人、给本科生上课、讲好每节课、上好每门课视为天职;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尊师重道,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黄进表示,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他对今后本科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出四项具体要求:第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力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坚守“质量第一”营造“质量兴校”的文化氛围;第二,发挥一流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打造本科一流专业;第三,高度重视一流课程建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第四,高举教学科研并举的大旗,推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教研互动,提升教学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学的学术质量。
徐青森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本科教育工作面临历史惯性、时代需求变化、社会环境复杂、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高校应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和“六卓越一拔尖”建设工作,抓好本科教育的“七个关键环节”,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建设,淘汰水课、打造精课,做强一流专业,努力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取得教育工作的全面性胜利。
叶茂林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本科教育振兴工作的设想,一是积极应对当前本科教育振兴工作面临特殊的时代背景,响应中央号召,推进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二是应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提升内涵以应对市场挑战,抢占时代先机;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反思现状,推进制度创新;四是推进市属院校与中央院校统筹、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筹融合工作,重视卓越人才培养,通过高精尖学科建设等工作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全面振兴。
会上,教务处处长卢春龙作关于《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草案)》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结合我校“十三五”规划、“双一流”建设方案,就我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出的行动方案。方案分析了我校当前本科教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指明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就并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出科学谋划专业建设、稳定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等重要举措和保障措施。

(分组讨论 卢云开 摄)
下午1时30分,各小组在经过热烈的分组讨论后,卢少华、俞学明、许身健、任启明、刘震、文晋渝分别作为小组代表进行了汇报发言,他们畅谈了各小组对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的修改建议,并从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课程组织、课堂教学技术改革、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随后,来自不同岗位的代表做主题发言。教学院部负责人代表焦洪昌对学校法学院系管理体制的情况提出建议,指出学校建构人才培养体系要统筹考虑各学院特色,加强各学院协调统筹能力。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代表刘家安在指出了法大本科生教学的重要性和面对的问题,就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实践性法学人才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任课教师代表黄东就“金”课的打造方式和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班主任代表赵珊珊提出要以“四有教师”为标准磨练意志,培养品格,为人师表,坚定信仰。最后,辅导员代表刘慧发言,她以具体个例为切入点,就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用心营造爱的氛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胡明做大会总结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进入新阶段、法科强校建设进入新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贯彻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丰富完善了《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供了科学指引。
胡明强调,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大家要在思想上树立以本为本意识,在行动上落实以本为本理念,准确把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大意义、形势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我们要把“以本为本”理念树立的牢固不牢固,“八个首先”执行的到位不到位作为检验工作状态的重要标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本科教育上来,不断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本领,全力支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胡明要求,要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做到“五个坚持,五个推动”,确保我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取得实效。
要坚持“四个回归”,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回归常识,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回归本分,引导教师热爱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回归初心,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回归梦想,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加快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要坚持“三个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水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一流本科教育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德才兼修,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要坚持“四有四引”,推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再获新提升。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做到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
要坚持“四种合力”,推动协同育人深度融合再有新发展。凝聚家庭、社会、政府、学校四股力量,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搭建实践协同育人、科教协同育人、国际合作育人等平台,不断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
要坚持“四个服务”,推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再做新贡献。把做好“四个服务”作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遵循和正确方向,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胡明要求,我们要把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积极营造人人重视本科教育、人人支持本科教育、人人参与本科教育的浓厚氛围,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为契机,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锻造一流师资、产出一流成果、优化一流管理、创建一流大学,奋力开创法科强校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