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举行2019第二期传统文化研习营

来源:新闻中心   11-26   阅读:
T AAA

11月15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2019第二期传统文化研习营。本次活动由我校党委宣传部与教务处主办,来自十五个学院、部门的三十余位师生利用周末赴山西太原亲临文化古迹,考察国保单位,开展主题为“观晋国霸业,探金石源流”的传统文化研学活动。

(第二期传统文化研习营师生在晋祠博物馆考察)

本次研习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共召开两场师生分享会、亲临五处国保单位,深度研习四个博物馆。

16日上午,研习营在晋祠公园赵梅生美术馆举办了师生分享会并参加了润土泽民——水利与法制碑刻拓片展的开展仪式。

师生分享会上,党委宣传部副负责老师对师生参与传统文化研习营表示欢迎,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举办研习营目的和意义,也期盼大家通过研习营能够与传统文化更加亲近,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来自研究生院的杨小颖和刘伟杰围绕水利碑这一主题向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课堂和实践学习的成果,并对大家接下来要参观的水利碑拓展中展示的作品进行了详细讲解。会上还发起成立金石学社,让法大对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碑刻碣石感兴趣的同学有一个兴趣组织,也为金石学问在校园内的传播提供组织依托。

会后,师生参加了《润土泽民——水利与法制碑刻拓片展》。本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中国政法大学主办,太原市晋祠公园、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承办。山西是水利碑刻数量最多的省份,水利秩序建设中所反映的规则意识,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次展览精选了从唐代到民国、从山西到陕西、河南等省的40余件水利碑刻拓片,是探究古代法制的一个窗口。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展示了法大学生参与碑石课堂传统文化课程学习和野外实践访碑拓碑的成果,展柜里的手写文章以及大部分拓片展品都是学生亲手完成的。

开展仪式上,教务处于瑞辰老师代表学校与晋祠公园签署了《中国政法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协议,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李雪梅教授与太原市文物局领导共同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双方未来将就弘扬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多的合作。

接下来,研习营带领队伍探寻中华五千年文明发祥的三晋之地,以黄河流域传统文化研习为特色,水利碑刻为亮点,将博物馆研学与野外考察实践相结合,由相关领域专家全程陪同、精细讲解。队伍实地探访了龙山石窟、燃灯石塔、山西艺术博物馆等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了晋祠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一手研究资料。

17日下午,研习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举行了分享会与结营仪式。古籍整理研究所李雪梅教授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引起师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兴趣,研习营只是学习过程的一个起点,而后需要师生自己去逐渐深入研究。最后晋祠公园副主任贾晨为营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本次研习营是学校与地方共建传统文化与教学实践基地的一次尝试,搭建了校地、馆校之间交流学习的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为师生架起了交流的桥梁,也象征着学术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活动极大激发了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探究的兴趣和动力,营员纷纷表示研习营模式集合了专家讲学、师生研学和实践考察,值得推广。同时,通过这次研学习他们自己收获很大,以后要做传统文化的探寻者、守护者、研究者和传播者,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编辑 胡阳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