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正式启动

来源:人事处  校对 李姜蝶   6-2   阅读:
T AAA

启动仪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党组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部署,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提高法学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5月28日下午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课程培训启动仪式,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法学教指委在京委员、“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授课人员代表和在京法学院校负责同志、法学专业教师代表百余人在主会场参会。会议由法学教指委秘书长李树忠主持。我校于昌平校区明法楼307设立分会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三十余名法学专任教师现场参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和法学教指委主任委员徐显明在讲话中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推动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各法学院校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

马怀德

法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我校校长马怀德在讲话中指出,法学专业教师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做到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开展原创性研究、抓好融入式教学,把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他对大讲堂的课程安排做了介绍。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文显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导论”。他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课题,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伟大的真理力量。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

徐显明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辩证法”。徐显明指出,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若干重大关系,廓清了相关思想困惑,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大关系,才能深刻吃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各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和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辩证思维的方法论指导下,在实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的征程中,才能不走弯路,如期实现伟大目标。

会议结束后,多名参与学习的教师发表了感想。我校比较法学院副院长刘承韪表示,有幸参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的启动仪式和随后的大讲堂第一讲授课。通过学习,真正领悟到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形成经过了从观点到理论到思想的渐变和升华,不仅具有坚定的政治性,也有鲜明的时代性,还有高度的实践性。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法学院校培养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统筹国内法治与国外法治都有重大的根本性作用。

我校刑事司法学院教师曾文科表示,“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系列讲座通过“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别开生面的方式,有助于推动高校法学教师深度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承担起传播者的职责,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等方式,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政理、法理与学理贯彻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通过学习张文显与徐显明两位教授主讲的第一与第二讲内容,掌握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概况以及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助于结合今后的讲座内容领悟、理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我校比较法学研究院教师李媚表示,非常荣幸作为教师代表与我校几十名教师一起参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的启动仪式。通过张文显和徐显明教授在会上的系统讲解,全面了解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深刻哲理,也坚定了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并作为自身行动指南,指导具体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立志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编辑 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