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统筹谋划依法治校,全力推进良法善治——我校召开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部署会

来源:学校办公室   9-30   阅读:
T AAA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测评指标》的相关要求,9月28日,我校在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召开了全校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部署会。校领导、各校部机关负责人、教学科研及教辅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高浣月主持。

(我校召开推进依法治校工作部署会 摄影 卢云开)

会上,校党委书记胡明和校长马怀德为学校新一届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副校长冯世勇对近年来我校依法治校工作做了工作报告。报告中,冯世勇从依法治校领导体系、制度建设、内部治理、风险防控、普法宣教、师生权益保护、队伍建设、创新特色等九个方面对近3年学校依法治校成效做了全面的介绍,并对法治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举措进行了总结。

研究生院、民商经济法学院、资产管理处、招投标及采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分别从招生学籍管理、无形资产管理、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以及归口部门合同管理等方面汇报了本部门落实依法治校工作的具体情况。

(马怀德讲话 摄影 卢云开)

马怀德在讲话中指出,作为法学教育最高学府,学校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学校法治工作和治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支撑了我校“双一流”建设。近期,学校落实教育部要求,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了《加强和改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台账》,对加强依法治校工作从宏观到具体进行了研究部署,并试点开展了校内自评。从理论到实践,法大正在为高校法治工作供给可参考、可借鉴的样本。

马怀德围绕学校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不足,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权限意识、证据意识有待加强;二是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和精细化管理有待完善;三是风险防范意识和校内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高。

马怀德强调,学校要在依法治校实践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各项工作要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务求实效,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高度重视学校法治工作,严格履职尽责,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要牢固树立协同意识和大局观念,坚持依法治校“一盘棋”理念。法治机构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细化工作方案,强化督办指导。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要发挥专业特长,当好“智囊团”、把好“防火墙”。第二,加快健全依法治校各项机制。要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原则,遵循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完善校内师生救济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引导师生平和理性维权。要将法治工作考核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列出重点领域法律风险清单。要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规划,建立责任保险、公益基金等安全事故风险分担机制。第三,认真落实依法治校工作台账任务。定期开展自评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及时补齐缺项漏项。定期组织专项督办,督查督办任务完成情况,切实保障依法治校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胡明讲话 摄影 卢云开)

胡明在讲话中强调,长期以来,我校依托法学学科的特色优势和浓郁的校园法治文化,形成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良性生态。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切实把依法治理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融入、贯穿学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十四五”开局之际对依法治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于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明对进一步做好依法治校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依法治校工作全过程。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延伸,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紧密结合起来,将依法治校不断推向深入。二是要以党的作风建设推动依法治校工作落实落地。党的作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真正将依法治校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要把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依法治校任务一体推进。要抓住中层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党建工作与依法治校台账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法善治的育人环境。

胡明强调,依法治校是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校上下要协同配合、凝心聚力,切实把法治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推动引领全校法治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贡献。

编辑 陈韵如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