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6日,朱勇副校长会见了来访的美籍华裔宇航员焦立中先生以及美国休斯敦大学空间法教授Arthur Dula博士。国际法学院王传丽教授、凌岩教授、李居迁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许兰参加了会见。
朱勇副校长对两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称赞焦立中先生作为华裔宇航员为人类空间探索事业作出的努力,并表示我校将在空间法、航天法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会谈结束后,焦立中先生、Arthur Dula博士以“空间活动与空间法”为题,共同为我校学生做了讲座。
背景资料:
焦立中(1961- )美籍华裔航天员。1960年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一个殷实的华人家庭。焦立中曾于1994年7月23日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行为期15天的飞行;1996年1月15日从搭载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中走出,在太空中作了长达6小时的“太空行走”。他是继张福林和王赣骏之后的第3位华人航天员,也是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华人航天员。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一直是化学工程。1990年,他被列入世界科学工程名人录。他还分别于1994年、1996年和2000年获得3枚空间飞行奖章,该奖章只颁发给有杰出贡献的美国航天员。
焦立中是全世界第一位华裔国际空间站站长,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华裔宇航员以及第一位从参加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的宇航员,还是在太空居住时间最久的美国宇航员之一(共计完成了6次太空行走)。
焦立中的母亲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父亲的故乡在河南开封。拥有化学工程学博士学位的焦立中于1990年初进入美国宇航局,并于次年通过严格考核,最终从2500多名候选者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正式的宇航员。
焦立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张永远的笑脸,无论在演讲中、回答问题时、谈话的过程、照相前的准备、还是在接受访问的时候,他总是会露出笑容。即使一个问题他已经重复回答过了几十次,他依旧会笑脸相迎。就算以后再没机会上天,他也豁达地表示“太空中的活动空间太狭小了,我愿意把机会让给没有太空经历的其他宇航员。”
在他15年的航天员生涯中,先后搭乘哥伦比亚号、奋进号、发现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四度升空,六次太空漫步,太空停留总时数达229天7小时38分5秒,离舱太空行走累计36小时,创下多项第一,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名担任国际太空站站长的华裔宇航员,第一位为美国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