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守正创新 担当作为——我校召开2024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 张倩倩 实习通讯员 郑嘉宜   3-20   阅读:
T AAA

3月19日,我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在昌平校区召开。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马怀德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及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2023届、2024届毕业生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部(处)处长王洪松主持。

(我校召开2024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 摄影 卢云开)

王洪松宣读《中国政法大学关于表彰2023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胡明、马怀德为获奖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代表颁发证书。

(马怀德讲话 摄影 卢云开)

马怀德回顾了学校过去一年就业创业工作成效和经验,代表学校向所有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努力的有关单位表示感谢。他表示,2023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全员协力,在健全就业工作机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做好选调生、征兵等工作,增强学生就业能力,重点帮扶困难群体,开展实践育人、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做了扎实工作,学校毕业去向落实率稳中有升,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马怀德结合当前全国和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学校2024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将毕业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好毕业生就业观、择业观教育,从思想认识、需求匹配、职业发展等层面引导毕业生,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二是大力开拓就业市场,实现招培就联动。要主动“走出去”,把开拓就业岗位资源与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突出重点,求真务实,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实施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帮助有就业意愿毕业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用心用情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营造“查实情,做实功,求实效”的全员促就业氛围;四是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开展全面自查,以评促建,带动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水平的提高;五是严明纪律和规矩,严格规范做好统计工作,及时统计、通报学院就业进展情况,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守正创新,全面推进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胡明讲话 摄影 卢云开)

胡明在讲话中对过去一年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政策引领、优化指导服务、兜牢就业底线,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今年全国“两会”精神为契机,落实落细教育部、北京市的各项部署要求,多措并举、提质增效,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胡明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准确把握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聚焦关键环节,积极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二是强化思想行动自觉,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既要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要增强和坚定做好工作的信心,既要继续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与保障,加强就业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也要加强谋划,主动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面,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艰辛的付出,做好就业指导引导和服务保障等工作。三是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要坚持就业育人导向,健全工作机制,深化部门联动,推动校企联合,拓宽就业渠道,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检验标准,做到压实责任促就业、密切协同促就业、优化服务促就业、达标建设促就业、示范引领促就业、教育教学改革促就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全力以赴做好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交流发言环节,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文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英伟、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法学院2023届双专业双学位毕业班辅导员刘彦君、商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辅导员王晓曦、法律硕士学院2023届毕业生辅导员朗燕峰分别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抓好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加强校企联系、就业技能培养和就业服务保障等主题分享了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和思考。学生处副处长、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通报了《学校2017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培养达成评价报告》。

编辑 黄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