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香港)在香港律政司隆重举行开班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资深大律师、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春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内地与香港法律合作的重要时刻。

(林定国致辞)
林定国感谢司法部对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的支持和信任,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对该培训班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特区政府一直竭力推行多项措施,包括完善与仲裁有关的法律框架、吸引国际知名仲裁机构落户香港、主办与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相关的大型国际会议,以推广香港的国际法律及仲裁服务。他期望通过此次培训,促进香港与内地仲裁制度的深度交流,为跨境争议解决注入新动能,并加深全体学员对香港仲裁和争议解决的了解,以在未来实践所学。

(姜泽廷致辞)
姜泽廷表示,此次学校与香港律政司续签《法律交流和合作安排》合作协议,与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中国法律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香港阶段,是两地共同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之举。他展望未来合作方向,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建高规格国际仲裁研究平台,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对争议解决的影响;二是深化与国际仲裁机构合作,推动中国仲裁规则“走出去”;三是协同打造“法律+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

(杨向斌致辞)
本次香港阶段的培训分为2期,是2024年12月在学校举办的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培训班以全英文授课形式开展,涵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模拟仲裁庭及实务机构参访等多元内容,吸引了来自内地企业、律所及仲裁机构等80余名资深法律从业者参与。课程聚焦香港仲裁制度特色、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核心议题,特邀香港资深法律专家及实务界代表授课,旨在推动两地仲裁规则互鉴与人才协同发展。我校党政办公室、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法学院、中央政法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杜新丽教授等参加开班式。
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香港)的启动,是内地与香港法律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学校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学教育优势,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涉外法治人才、提升我国涉外法治影响力贡献“法大力量”。据悉,近期中央政法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将代表学校开展涉外仲裁、涉外律师、世界名校或“一带一路”等高端涉外法治、法商高端人才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