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法学院(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法律史研究所)、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法魂律影——中国律师文物和文献典藏联展”在海淀校区科研楼A1展厅正式启幕。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建校73周年暨《律师法》颁布29周年的纪念活动,联展以“法治传承与时代使命”为主题,通过珍贵文物与文献的集中展示,系统呈现中国律师制度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

(王立艳为联展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王立艳在致辞中表示,在学校73周年校庆与《律师法》颁布29周年的双庆之际,本次展览是法大推动法律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重要实践。希望通过珍贵史料展现律师行业精神脉络,为法治人才培养注入历史养分,助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为联展致辞)
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张所菲表示,基金会始终致力于推动法律文化传播。本次联展为学界与实务界搭建了对话平台,通过挖掘律师职业精神、梳理行业发展脉络,将为完善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法学院党委书记王文英表示,本次展览以文物文献为载体,串联起律师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从《律师法》的立法演进到法大学子的职业实践,每一件展品都凝结着法治进步的印记。期待借此展览,深化师生对法律职业伦理的认知,夯实法学教育的文化根基。
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陶钧认为,从历史文物中可窥见律师职业的使命与担当。面对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行业需以史为鉴,传承法治信仰,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彰显更大作为。

(剪彩仪式)
王立艳,王文英,张所菲,盈科全球董事会副主任、中国区执行主任李景武,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胡长华,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管委会主任李超峰,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北京盈科(太原)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郭恒,无讼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非,广东上茂律师事务所主任周磊,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执行秘书长许九飞等嘉宾共同为展览剪彩。
随后,嘉宾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深入参观了展览,近距离观摩了历代法律文书、律师职业文献、行业发展史料等展品,全面了解中国律师制度从萌芽到高速发展的百年历程。

(嘉宾参观展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律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展览通过“律师职业萌芽及中国古代法律服务提供者”“中国律师缘起”“民国律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新中国建立新律师制度的尝试”“律师制度恢复与重建”“中国律师事业高速发展”六大篇章,系统展示了中国律师制度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以及法大校友在律师行业中取得的突出成就。
正如本次联展策展人、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王进喜所言:“每一件展品都是法治文明的见证,每一段历史都在诉说法律人的使命。此次汇聚社会各界优势资源,以联合展览的形式让法治文化走进高校与社会公众,可以说是‘流动的中国律师博物馆’。通过流动展览,我们希望打破空间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律师行业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共同推动法治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最忆玉兰盛芳菲,夏意渐浓恰华年。”值此双庆辉映之际,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律师行业历史的系统性梳理,更是新时代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示。
此次联展汇聚多方力量,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蒋勇律师专项基金、无讼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天同律师事务所提供活动支持,北京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历代法律文献馆)、北京法和律师博物馆(中国·律师博物馆)、北京律师法学研究会、太原理工大学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广东上茂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联合参展,新华网作为媒体支持单位全程关注。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