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刻把握其科学性、真理性,展现其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内在要求,11月23日,由我校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国际传播中心、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高端论坛(首届)暨‘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论坛和研讨会由《行政法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室协办。

(研讨会合影)
我校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马怀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洪雷,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我校副校长于飞,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柏峰等出席大会。会议由于飞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武汉大学、求是杂志社、人民出版社等科研院所、高校和宣传部门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研讨会现场)
本次会议以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涵盖法治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实践路径、制度创新等多个层面。

(马怀德致辞)
马怀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不只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建设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遵循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无论立法、执法、司法等法治实践环节,还是法学研究、教育领域,都必须以其为指导。

(李洪雷致辞)
随后,李洪雷对“六个必须坚持”进行了深入解读: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立场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增强法治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解决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系统工程统筹推进;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法治智慧。
本次会议共设三个单元。基调发言环节,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林、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柏峰、《法学研究》常务副主编谢海定、《中外法学》主编王锡锌作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实践路径以及未来展望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他们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专长,从不同角度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比较法学在统筹国内外法治中的系统功能、党建与法治协同推进、全球文明倡议与胸怀天下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法治中国建设中“六个必须坚持”的具体内容作了报告。与谈嘉宾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经验,对报告进行了深入点评并互动交流,拓宽了研讨视野、加深了研讨深度。此次研讨会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