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风雨不动安如山——记中国政法大学2008级校友张航玮

文/徐思勉   8-12   阅读:
T AAA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谈及工作,张航玮严肃沉稳得让人难以想象他只是个26岁的年轻人,而当回忆起在法大生活的点滴,他始终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则看起来依然是个大男孩。他告诉记者,自2008年入学,他去天安门参加过国庆阅兵,也经历过法大的六十周年校庆,他笑称大学这四年目睹亲历了法大不少“大事”,而这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甚至铭记一生的,则是在校学生会工作的三年经历。

刚进大学,张航玮就加入了中国政法大学校学生会内事部,从第十二届一任内事部部员、第十二届二任内事部部长,到第十三届一任校会副主席,三年来,所有的荣耀与感动都源于校学生会这个大家庭。在校学生会工作的期间,张航玮主要负责的就是博闻论坛的工作。在他工作的这三年,也正是博闻论坛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项学术活动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品牌活动之一,在整个法大校园以至于首都高校间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

在亲历博闻与校会成长的过程中,张航玮依次获得了“优秀部员”、“优秀部长”、“优秀主席”的荣誉,这些沉甸甸的奖牌背后都是他呕心沥血、奉献一切的见证。他在校会内事部工作的三年中,博闻论坛举办活动十三期,既曾邀请到成思危、吴敬琏这样的学术巨擘,也曾邀请到于丹、易中天等炙手可热的文坛大家。

据张航玮介绍,为了邀请到当时声名大噪的于丹老师,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持续跟进邀请。要知道,七年前才刚刚踏入自媒体时代,邀请嘉宾往往只能通过发邮件、打电话的方式,甚至常常出现邀请函石沉大海、联系电话无法接通,办活动数次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的情况。为了能够和嘉宾取得进一步联系,当时他查到于丹老师在北京大学的授课时间后,多次跑到于丹老师的课堂偷偷旁听,只为下课后能和于丹老师说句话,只为亲手将纸质邀请函送到她手中。最终,张航玮的诚意打动了于丹老师,经过长达一年的协调与努力,博闻论坛第十七期于丹专场——“学贯古今兰气幽芳扬国学精粹文行忠信竹雨淡诗悟人生春秋”顺利举办,一时之间在法大引起轰动,甚至一票难求。

在一个学生组织中待上三年,最后成为学生会副主席,这意味着背后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时间,但张航玮告诉记者,这些所有的“牺牲”都抵不过活动成功举办后经久不息的掌声,抵不过法大同学中的啧啧赞许。时至今日,张航玮依然将在校会内事部工作的经历视为大学时期最宝贵的财富,并坚信自己如今在工作中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也得益于当时校学生会工作中培养的习惯。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时至今日,在张航玮家中的书架上,仍放着整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专业必修课教材。尽管现在的工作与法学专业关联度不大,但他依旧时常翻开课本,汲取知识的养分。在他看来,在知识面前,所有人都永远是个学生。

犹记得大三在法大法律诊所实践时,张航玮曾帮助过来自五湖四海申诉无门的普通百姓,一个法科学生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得到求助者无以言表的感激,原来投身于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今年八月,张航玮将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即将就职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负责劳动执法工作。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工作强度将增大,也将更深入于基层百姓的生活。而在他看来,与法学专业相关性更大的这个岗位,则可以让自己更直接地去维护基层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说,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法大人。

张航玮告诉记者,在图书馆窝上一天是自己大学时代最喜欢做的事情。四年来,他几乎看遍了图书馆一楼的所有小说。那些温情的、细腻的语言,寄托着一个大男孩单纯的情愫。大三时在行政法课堂上,何兵老师结课时曾说到,“希望将来的你们,男孩子不要像女孩子,女孩子不要像男孩子”。毕业时,张航玮对这句话懵懵懂懂,然而现在,他却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如何做一个“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男子汉,坚守一份人文情怀,坚守一份法治理想,做一生一世的法大人。

上一页 [1] [2]

编辑 米莉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