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戴晓虹,女,26岁,201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工作于云南省腾冲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自法大毕业后,年轻的她选择返回基层,扎根边疆,在人民检察院奉献青春。在工作中,戴晓虹认真办案,努力向上,实践与学习结合,短短三年,经她的手所办的案子已有近三百个。与此同时,工作与比赛并举,曾在腾冲市举行的“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与“6.26”禁毒演讲比赛中分获二等奖及特别奖。
极边检察院公诉案件多贩毒
腾冲,这座极边之城,地处云南边陲,西邻缅甸北部,每入夏季便雨不停歇,而今年一场雨竟是下了三个月之久。采访前,戴晓虹刚刚讯问完犯罪嫌疑人回到检察院,阴冷的天气让她略感不适,但看到笔者时,她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出发去看守所的时候还不下呢,现在又开始下了。”她笑着甩了甩伞,带我走进了检察院。
戴晓虹刚刚讯问完的五个犯罪嫌疑人里有三个就是涉嫌贩毒的。在腾冲这样一个地处云南,靠近边境的基层检察院,贩毒案件相对很多。
“主要还是零星贩毒的案件,这种案件基本上能够占到所有案件的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四十。对于这种零星贩毒的案件,虽然贩卖的数量不大,但是害人害己,对社会影响很大,必须得严厉打击,不能放纵。”而贩毒案件在每年所办案件中占较大比例,也让已在腾冲检察院工作了三年的戴晓虹对毒品的各种类型和入罪标准、鉴定术语变得十分熟悉。
走进办公室,敞亮的窗子旁,办公桌上一摞摞牛皮纸包裹着的卷宗占了大半个桌面。今年是戴晓虹工作的第三年,经她手所办的案子已有两百多近三百个。一年大概要办八十个案子,集中的时候,手里可能会同时有十多个案子待办。对她而言,加班是很经常的事,有的时候甚至会在单位睡上一夜接着办。
“法大人”是标签更是动力
三年前,刚毕业的戴晓虹来到检察院公诉科工作,那时的基层检察院人少案多,戴晓虹刚一进公诉科就必须着手参与许多案子。同事各自都有繁重的任务,甚至没有人能够有空暇指导她。
如今戴晓红回忆起工作之初,扎着马尾辫、还是一副稚嫩面孔的自己硬着头皮去询问犯人,还是会忍不住扬起嘴角,“有的时候遇到一些比较‘油’的犯人,你问什么他也不回答,只是望着你一个小姑娘一直笑。对这种嬉皮笑脸的情况,还是必须得严厉起来。毕竟你代表的也不是你自己,而是整个检察院。”
但是相比于讯问,对于最初工作的戴晓虹而言,最难的莫过于要逼着自己实现从大学到工作的转变,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办理刑事案件,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践中的问题远比书本上的要复杂得多,有时很难处理。戴晓虹本科不是学法的,虽然大学期间坚持学习法学课程,考过了司法考试,但在起初,她依旧感到自己对法学的认知缺乏系统性。
刚开始办案的时候,经验不足加之缺乏准备,一次出庭公诉中戴晓虹对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答辩的很不好,出完庭整个人都堕入深深的后悔之中。这次经历是她工作以来一次难以抹去的打击,但也让她决心做出改变。从这件事之后,每次开庭,无论有没有辩护人,无论手里有多少个案子,她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她在心里默默地谨记,出庭的时候是代表着国家,如果公诉人表现的不好则影响整个检察院的对外形象。
当然,为了增强工作能力,她选择了边工作边学习。逐渐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拓展知识的同时,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来提升能力。如今,手边的法条工具书早己被她翻得皱皱的,各种法学资料上也记着满满的笔记,在腾冲湿润的空气中,轻轻地卷起一点侧边。
“法大对我的影响是在我生命中的延续,它是一个标签,人们会说我是法大毕业的。对我而言,这种标签是一种荣耀和动力。这在激励着我去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如今的戴晓红,不仅在工作中增强了自己办案的能力,更在办案中发现了工作的意义。在她看来,检察官的工作不仅在于通过自己所学公正地办理每一个案件,更在于工作之中所发挥的法律宣传作用。对每一个当事人的疑问都用心解释,用好的态度答复他们,解答疑惑,宣传法律。
之前讯问的五个犯人中有一个是未成年人,自己吸毒又向别人贩毒。对这个贩毒的未成年人,除了案情的了解确认之外,戴晓虹还问了他吸毒的原因和家庭的情况。其实,这也算是戴晓虹的一种习惯,但凡遇到未成年人犯案,她总是会苦口婆心地讲一些,希望他们日后能够走上正途。多问上一句能不能戒掉,当她听到肯定的回答,心也就稍放下些。
最怀念的是“那年夏天”
平日里,戴晓虹喜欢种些花花草草,对于多肉植物更是十分偏爱。朋友圈里时常晒出自己种的各种植物,对多肉的品种更是如数家珍。用她的话说是“一朝坠入多肉坑,从此钱包是路人。”她的办公桌上摆着大大小小三四盆好养的多肉,戴晓虹视它们为“佛珠”。
年轻姑娘难免会有对美的追求,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戴晓虹也一样,偶尔也会想要穿裙子去上个班。在身边人的眼中,她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文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独立坚强的心,一点也不娇惯,能力也很强。而这种独立的气质,也是在大学时候培养成的的习惯。
读书的时候,戴晓虹就坚持着想要为家里减轻负担,独立起来。不仅参加了学校的勤工助学社团,她更在课余放假之际做各种兼职。而无论是在学生处勤工俭学还是出去兼职打工,都拓展了戴晓虹对自我和社会的了解,促进了她独立习惯的形成。
但是兼职与社团也从没有影响过她的学习,每天过得繁忙也十分充实。戴晓虹最喜欢的庞金友老师所说的学习“阅读、思考、实践三部曲”,她如今依旧牢记。而能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去完成自己想要学习法律的愿望,也很是满足。想起自己司考早出晚归的那些日子,每一天连起来好像组成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夏天。对于非法本的学生来说,考司法考试固然是难而累,但是这些苦累的感觉在几年的工作之后却都渐渐模糊了起来。唯一庆幸的是这个经历对自己毅力的磨练与提升,对戴晓虹而言,这也是在她心里抹不去的一笔“那年夏天”。
而今,戴晓虹最怀念的还是那段学校本身独有的自由恬静而安然的时光。不时会想起学校的奶茶,说起二食堂的冒菜也一样会频频点头称赞,眼睛笑得弯弯的。
大学的日子,在戴晓虹看来真的是最幸福的了。回忆起当初,她还经常提起“那年夏天”,还依旧能够想起各种各样的笑容。法大的生活是四年,但可以在这四年做很多事情,赋予这段时光最完美的意义。”她握着茶杯,轻旋着很小的角度。
茶杯原本氤氲的雾气在阴冷的天气下消散了许多,似乎雀跃着窜出了窗外与雨雾混成一体,涌进极边大地湿润的怀抱。
临走时,戴晓虹送了一盆小小的“佛珠”给我,很开心地望着这每一粒多肉,个个都饱满健康,有着积极生长的欢快节奏。一如在这极边之城奋斗青春的戴晓虹,一如在全国各地基层付出汗水的所有法大年轻人。
少年不负岁月长。他们,依旧年轻;他们,始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