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李彦威:在泥土的芬芳中寻找青春底色

来源:新闻中心   10-12   阅读:
T AAA

李彦威,民商经济法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于2023年7月11日至2023年8月12日赴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南岔村开展驻村社会实践工作,实践期内开展入户调研、理论学习、抗汛抢险等工作,获评平谷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2023年7月31日下午,李彦威在南岔村村委会门口协助转移群众,目送转移群众的车辆离开)

“向学的人不失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坠向学求道之心。”2023年暑期,即将迈入研究生阶段的我,选择和同学们到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南岔村开展驻村社会实践工作,投入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回首这段时间的点滴,泥土的香味和大桃的甜味仿佛依旧萦绕在舌尖,久久回甘。

“快来!拿两根黄瓜吃”

7月初,结束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我和同学们一起从内蒙古科左中旗保康二中踏上了前往北京平谷驻村实践的旅程。为了尽快了解村内的基本情况,我们首先开展的就是走访调研工作。适逢平谷区正进行农村“厕所革命”户厕调查,我们便一边协助村委会完成调查,一边借着入户机会了解村情和村民。村里网格员向我们介绍:“进行户厕调查需要将村民家中化粪池盖用特质的钩子打开,检查内部有几个隔板、是否底部铺设水泥……”将重点一一记录,我们和网格员们一起开启调查工作。

在夏天检查化粪池可是“够味儿”的事,然而对村里各户进行“普查”的机会不可多得,我们几个还是做好分工:一个人钩开盖板、一个人检查内部、一个人登记情况——保证高标准完成任务。就这样,一边调查厕所,一边跟村民聊天,在辛苦的同时,四五天的走访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们知道了村里宝刚叔家的桃又大又甜、马上要上初一的泉彬弟弟未来想考体育大学,也了解了南岔村曾经被誉为“第二个大寨”的光辉历史、现今食用菌产业和民宿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新成绩。

完成走访的那天傍晚,我和同学们饭后在村内散步,一路上,叔叔阿姨们关心地问我们“吃过晚饭了?”“生活物资够不够啊?”。路过志丽姐家门口,她出来喊住我们:“快来!拿两根黄瓜吃,刚摘下来的!”我想,我们已经是村里的一员啦。

“我们是党员,我们最后撤”

7月底,台风“杜苏芮”给北京带来了连续强降雨和汛情威胁。29日起,平谷区开始下起大雨,我们驻扎的南岔村地处山区,属于易发泥石流危险地区,各级领导对村里的防汛工作高度重视。大雨持续到31日仍不见减小,并且根据天气预报,31日晚间平谷区将会有特大暴雨,极易引发山洪。区里、乡里为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31日下午紧急将南岔村全体村民转移至熊儿寨中心小学安置点进行安置。

转移期间,雨下得格外大。村干部为了保护驻村实践的大学生,特意提前将我们接到村委会等待第一批转移。我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亲眼目睹乡干部、村干部披着雨衣、穿着雨靴转移群众忙碌的身影,亲耳听到他们反复耐心地安抚村民的情绪,内心特别触动。

乡里李炯书记对我们说:“我们都是党员干部,先把村民都转移走,我们最后撤。”我内心震动,和同学们说:“我们也是党员,关键时刻我们也应该挺膺担当、不能退缩。”在乡里同意后,我们随即披着雨衣、撑着雨伞参加到转移工作当中,协助村民登车、登记,做好村内158户、353人的防汛转移。经历了转移村民的紧张时刻,坚守到村民全部撤离,我和同学们的心灵都大受震撼。当晚,在乡政府看到“责任重于泰山”的宣传标语,我想,当把村民记在心上的时候,会自觉地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站出来、冲上去,这才是青春该有的坚定和朝气。

“让他三尺又何妨”

8月,我们对村里越来越熟悉,村里也对我们愈发认可。我们是法大学子,村支书便带着我们参与村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当时,村里最突出的一个矛盾纠纷是两户人家之间的土地纠纷:一户人家的玉米地与另一户人家的房屋相连,后者为了加固房屋围墙,需要占用前者的部分玉米地,对于这部分土地的归属、占用土地的补偿,双方各执一词,由此邻里积怨越来越深。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两家在乡里村里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南岔村土地确权分析会”,我和同学们一起与乡干部、村干部、专业律师分析具体情况,从这块地的历史权属到现在的纠纷焦点都仔细地加以厘清。分析会结束后,我们敲开了两户人的家门。“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我们仔细讲起清朝大学士张英劝解家人退让三尺宅基,邻居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的“六尺巷”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几天的调解,双方终于放下对立情绪,一宗由围墙引发的土地纠纷由“战”转“和”。

古时能有“六尺巷”,今日更有邻里亲。这次矛盾的化解是我们见证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在防范风险、化解矛盾方面的宝贵经历。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这是我们在村里向村民学得的实践智慧。

驻村实践的时间十分短暂,我还记得8月10日离开南岔村的那天,保障我们一日三餐的白叔跟我们挥手告别:“孩子们,常回家看看。”话落,一向坚强洒脱的他眼眶红了。么叔么婶驱车把我们送到车站的时候,我们才发觉是真的要告别,而不知不觉间,村里的很多人已把我们当做他们的孩子看待了。

这一个个小故事都是驻村社会实践的珍贵记忆,也是我们值得回味的珍藏点滴。在驻村实践的同时,我也常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著作,8月11日在归家的途中正好读到:“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寄、身有所往。”回望这段经历,我想,情要归于泥土、心应寄于乡亲、身当前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也是我寻找到的青春底色。

(原文载于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第735期(总第1141期))

编辑 张倩倩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