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基层校友寻访|张柳:春风拂柳柔且韧,扎根公益贵有恒

来源:校报编辑部  记者 方静琪   6-7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我校组织“根植祖国大地 播洒法治阳光”法大基层校友寻访活动。本次活动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指导思想,以“青春践行二十大,法大校友在基层”为主题,聚焦扎根全国各地基层的法大校友,讲述他们的经验,记录他们的人生,展示法大校友的精神风貌,鼓励更多的法大学子走向基层,在祖国各地播洒法治阳光。

个人简介:张柳,国际法学院2002级本科生。现任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兼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首席政策分析师,具有丰富的儿童公益领域实践和研究经历,擅长儿童政策研究与咨询工作,曾负责北京市“十三五”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规划研究(2015年)、儿童政策进步指数研究(2016-2017年)、北京市民政局未成年人社会保护服务与家庭暴力受害人员救助服务标准化研究(2017年)等课题;撰写《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研究报告2017》、《中国儿童政策进步指数2016、2017》等多篇报告及文章。

公益之路的萌芽,无心插柳柳成荫

2006年,大四的张柳和其他同学一样,正忙于寻找一份合适的实习工作。“中国法学会官网上一瞥,顺手投递简历”,机缘巧合中她就这样进入了挂靠于中国法学会下的反家暴网络小组,踏上一条延续至今的公益之路。

在反家暴网络工作的一年中,张柳得以在主办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与法学大家磋磨学习,得以亲身参与一个个反对家暴、关怀女性的实地项目乃至反家暴立法的倡导活动……张柳也因此发现了自己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看到弱势群体帮扶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并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公益服务之路。

“反家暴网络小组的工作缺少与服务对象的直接联系,无法贴近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相较于坐在办公室从事文案工作,张柳更想紧握需帮扶对象的双手,更想直视他们的双眸……基于工作内容需求和职位追求的考量,她最终选择辞职,并进入了儿童涉外领养公益组织北京办事处。我国在国际收养上有着严格流程,她负责的是中国办公室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帮助美国家庭来到国内,帮助福利院的孤儿弃婴办理手续,顺利完成领养。

当时我国儿童福利制度还不够完善,普通家庭甚至难以负担一个残疾儿童的生活开支。在工作过程中,张柳开始接触和思考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希望探索一条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可行之路。于是在2009年,她辞职来到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毕业后,她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从事儿童政策研究至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张柳的公益之路并非一路坦途。

不了解和不理解,是公益行业工作者常常需要面对的情况。2006年刚接触这个行业时,她自己都不知道公益是什么,也很难向别人介绍什么是公益。“我姥姥现在还以为我之前第一份工作做的是妇联工作。”从业过程也不乏各种误解。但是,这样的不理解只是众多困难中的小小一隅,帮扶对象的苦厄更是紧紧揪住张柳的心。

每一个公益项目的背后都是为守护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做出的努力。作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与保护研究中心的首席政策分析师,十年来张柳参与的实地调研数不胜数,接触的服务对象更是不计其数。最令她印象深刻的项目之一,是15-16年间在云南开展的关于女童发展需求的实地调研。在入户走访中,张柳遇到了一位遭遇性侵的女孩,女孩表现得十分激动。但是女孩的家长却闭口不谈,认为这是不可远扬的家丑,甚至认为女孩自身也有问题。这让她感到十分无力,也十分愧疚,女孩虽然帮助她完成了调查问卷,可是她又能为女孩做些什么呢?

六年后,张柳在云南昆明找到了答案。昆明的儿童救助公益组织设置了一站式取证中心,以减少救助过程中多次反复询问对儿童的二次侵害。在一站式取证中心中,儿童可以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毛绒玩具指出受侵部位,而警察、检察院工作人员及社工等相关工作人员会在单向玻璃后记录,减少儿童的被凝视感。这样的一站式取证中心也逐步地在各地推广。对此张柳深有感触,儿童作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比起其他弱势群体,更加脆弱,其受侵经历更容易被隐匿在黑暗之中,也更需要更多制度关注和倾斜。

张柳欣喜于公益事业的进步发展,亦深知公益事业的迫切与困难,更坚定公益事业的赤子之心。一路前行,张柳也一路亲历中国公益事业的日新月异。

(张柳接受全国教育新闻联播采访)

展法律保护之羽翼,怀自由批判之精神

张柳与弱势群体第一次接触,是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中心。那是一个平常的值班日,她和同学在办公室看书,一位提着一大袋资料、操着东北口音的农妇打破了这份宁静。她恭敬热切地望着正在记录的张柳,好似把张柳当成救命稻草。农妇满载希望的双眸和深深的无力感攫住当时大二的她,她能做的只是记录、保留材料,交给负责老师。但自此她真正认识到法律的守护之力,并在之后的课程中有倾向性地选择了更多案例研讨课,“掌握并运用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在张柳心里扎下了根。

谈及大学生活,张柳最难忘的是法大所传递的自由批判之精神。法大的教授们从不照本宣科,虽使用教材,但也常常指出教材中的罅漏。这无疑为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坐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课堂里,同学们畅所欲言、自由辩论,老师们破旧立新,引导树立兼具批判精神与独立思考的品格。

校内的许多讲座、辩论赛,也让自由讨论的氛围弥漫校园。即使张柳自己并没有加入辩论队,但在两名辩手室友的耳濡目染中,也基本上场场不落。一开始只是给室友捧场,但旁听完辩论赛,张柳也欲罢不能。即使辩论赛中胜负已定,有正反方的输赢,可是辩论的魅力却不会因此停滞,更不会因为辩论场上的胜负就盖棺定论,多样观点的碰撞讨论仍旧延续至赛外,延续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

在讨论和思考充分自由的校园环境中,她也渐渐打开了自己的思路,去寻找自己的非标准答案。这无疑也影响了她选择走上那条人迹罕至、未曾开拓的公益之路,吟啸且徐行。

对于法大学子的寄语,张柳留下了“空白”二字。她希望法大学子们能续写法大自由批判之精神,行走在人生的旷野之中,于生命的扉页书写属于自己的答案。

原文载于校报第761期(总第1167期)

https://newspaper.cupl.edu.cn/index/index/index/release_id/657/paper_id/2969.html

编辑 张倩倩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