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基层校友寻访|于笑野:力微任重,士不可以不弘毅

来源:校报编辑部  记者 李佳鸿   11-22   阅读:
T AAA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着力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我校组织“根植祖国大地 播洒法治阳光”法大基层校友寻访活动。本次活动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指导思想,以“青春践行二十大,法大校友在基层”为主题,聚焦扎根全国各地基层的法大校友,讲述他们的经验,记录他们的人生,展示法大校友的精神风貌,鼓励更多的法大学子走向基层,在祖国各地播洒法治阳光。

个人简介:于笑野,国际政治专业2016级本科生,通过“三支一扶”项目选拔,现就职于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海洋岛镇人民政府平安建设办公室,从事食品安全保障和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军都山到海洋岛,于笑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躬身实践、挥洒汗水,以微薄之力将小的微光汇成大的火炬,带着加速度努力奔跑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东海有长城,岛岸坚防民与兵

坐落于辽东半岛南侧、黄海北部海域、长山群岛东南端的海洋岛是辽宁省距离陆地最远的海岛,也是中国最东端的乡级岛屿,被称为“黄海前哨的海珍岛”。作为长山群岛中唯一有海陆空三军驻守的岛屿,自人民子弟兵进驻以来,海洋岛军民共守同建、情谊深厚,书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守岛故事。1965年8月,叶剑英元帅在观看了海洋岛军民联合习演后,欣然写下“魏武挥鞭看沧海,岂知东海有长城;汪洋灭敌空潜快,岛岸坚防民与兵”的赞美诗篇。

怀揣着“到辽宁不远的地方奉献一次青春的热血;用两年不长的时间见证一次自己的誓言”的想法,于笑野在研究生毕业后,报名参加了辽宁省“三支一扶”计划,并以笔试面试均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实现与海洋岛的“双向选择”。

回想起一年前第一次到海岛的情形,于笑野仍历历在目。“从一艘船换到另一艘船,看见一座岛后眼前又是汪洋的大海”,历时近三天,一座形似马蹄的小岛恍若大自然的馈赠般,浮在海平面中央。岛上山高林密、风光秀丽,岸边港湾连环、礁岩傲立,海中礁石奇峻,景致自然天成,海面上的渔船如同点点星光,承载着大海的馈赠。

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红色文化让于笑野对海岛的工作和生活满怀懂憬。如今,在长海县镇政府综合办公室做了一年文书兼党务干事后,带着累积的工作经验和对海岛事务日益深入的了解,于笑野又来到平安建设办公室,从事食品安全保障和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从对海岛环境和机关工作都不大熟悉的“新手”变成能够滔滔不绝讲出当地特产风俗的“新岛民”,他在日复一日的基层工作中践行承诺,实现价值。

恶劣天气是于笑野上岛后面临的第一项挑战。海洋岛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多变,冬季最强风力可达到11级。大风往往伴随着短时强降雪,一夜之间积雪就能没过脚踝。“躺在屋里都能听到被风吹动门板的声音和清晨镇政府门口早早被清理干净的积雪”是于笑野对小岛冬天的记忆。

遇到小岛下雪,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就会暂停手上的工作,以雪为令,迅速行动。“首先要快速高效地清扫好政府分担区,然后再到各自包保的路段检查、协助其他单位清雪”,于笑野负责路段中有一段是海边的背荫路,“积雪经车辆碾压后很容易结冰,加之海岛路窄弯多,如果车辆、行人在此处打滑后果不堪设想”。在机械化作业完成之后,要对墙根处、路基边缘残存的积雪进行人工清理,必要的时候还要自备食用盐撒在积雪不易融化的死角,直到用双脚“测试”一遍确认不打滑才能放心离开。“必须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对待清雪工作。”

闲暇时间,于笑野经常登上海洋岛的最高峰“哭娘顶”。“眼前黄海波涛汹涌,身后渔村宁静惬意”,沉浸在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的自然壮阔中,基层工作者守护万家灯火这样朴素的责任和信念在他的胸中汇聚成一片水波荡漾的海。他无时不在基层工作中体会到蓝色国门激荡起的时代荣光。

熠熠孤光动,翩翩萤火逐月明

大学期间参与志愿活动三十余项,累计获得志愿时长近10000小时,曾被评为“一米阳光”公益团队“杰出贡献者”,2020—2022年度通化市优秀青年志愿者,2023年第二季度“通化好人”等,种种荣誉的背后是于笑野热爱公益、投身公益,并在为他人奉献中追寻自己人生价值的奔跑。

2016年冬天,无意间看到路边无偿献血活动宣传的于笑野走进了采血仓,在刚满十八岁的时候捐献出了人生第一支400ml的血液。

现如今,担任通化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副队长的他已累计捐献3600ml全血和54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折合全血14400ml,并获得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献血有益健康,定期参与无偿献血能够预防血粘稠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对于笑野来说,以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大四的于笑野还在新冠疫情期间担任社区防疫青年志愿者,负责小区内一栋高危楼内居民的物资分配及核酸检测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工作节奏,于笑野总结出了一套方案。“我们既要把事情办对,又要把事情办好,要真正为百姓服务,又要让百姓乐于接受服务,要在为百姓服务的过程中与之共同精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其中,有一次值班让他印象深刻。在听说辖区内有处在哺乳期的年轻母亲,考虑到外出购买生活物资较为困难,带班领导、时任团市委薛书记与志愿者让出了自己的盒饭,自己啃着面包、喝着矿泉水解决了一餐。这件小事给于笑野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他看来,机关干部和广大青年都应当如此。要时刻关切到身边百姓的困难,尽己所能伸出援手,这样才能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己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价值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升华。

“志愿服务让我的生命变得厚重而有阅历。”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萤光微弱却坚韧,风吹不熄,雨打更明亮,于笑野希望自己做一个如萤火般给人温暖的人。

在组织、开展、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事,始终如一的是那颗热忱的公益心。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从追逐光芒的人变成散发光亮的人,于笑野也在不断探索人生新的可能。

慎思并笃行,长风破浪会有时

法大的读书经历对于笑野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刻下了深刻的印记。

“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也要关照百姓的想法,要让法律有温度,执法有力度”,读书时法大老师们言传身教的为人处世之道让他受益匪浅。而国际政治专业的课程更培养了于笑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情和分析问题的思维。“看看硬币的两面”帮助他在多次面临艰难抉择时更加理性地做出决定。

担任学生代表期间,他得以敏锐而理性地发现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服务同学、让校园生活更加美好。同时,受法大浓厚的法学文化氛围感染,于笑野自学法律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客观题考试。他还多次参加省、市、校级创新创业课题研究,多篇研究报告被省级智库采纳,将研究做在祖国大地上。

在行政管理的课堂上,于笑野遇到了自己受益一生的恩师。曾在英美留学并有着丰富工作经历的杨老师是于笑野学业上的领航者和生活中的摆渡人。“多做事、做好事”,老师毅然投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经历使于笑野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了全新的思考。“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这是于笑野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下一步的目标。

“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于笑野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持火炬者。“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和强大的心脏,无论何时都要心怀赤诚迈出人生的每一步”。这是他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原文载于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第777期(总第1183期)

https://newspaper.cupl.edu.cn/index/index/index/release_id/674/paper_id/3041.html

编辑 张倩倩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