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大人物  >  正文

翁立萍:一生一世法大人

来源:新闻中心   1-15   阅读:
T AAA

翁立萍,2004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现任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未成年人检察科副科长,曾获江苏“好青年”“普法达人”等荣誉称号,是青少年心中值得信任的“小翁姐姐”。

缘起法大:怀一段法治天下的梦想

翁立萍自小成绩优异,胸怀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受高中政治老师的影响,她决心学习法律,尽己所能地匡扶正义,因而中国政法大学成为她的不二之选。2000年,翁立萍以兴化市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被法大法学院录取。

在法大的学习经历,给了翁立萍很深的影响。时至今日,回忆起那段时光,她都免不得几分激动。“开学第一课是江平教授的讲座,那节课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刚进大一的翁立萍在大礼堂里听老校长讲述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回国、反右、失腿、复校、学潮,磨难重重却仍为心中的法治梦想呐喊不息,不由得被讲话中法治天下的理念深深打动。“他虽然没有给我上过一节专业课,但是我一生的导师,是我的精神支柱。”——时至今日,看到朋友圈里与老人家有关的推送,翁立萍都会第一时间转发,以此寄托尊重和怀念。

除了江教授,法大的其他一些老师也给她难以忘怀的印象。夏吟兰老师讲授《婚姻法》时,举出的案例鲜活生动好理解;皮继增老师不仅耐心解答翁立萍学术上的问题,也一直关心她的成长。就这样,在很多优秀老师的引领下,翁立萍一点点学会认识法律、解读法律,为后来顺利考取兴化市人民检察院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接受老师细致的指导,勤奋的翁立萍还经常在教室里自习。回想起冬天凌晨五点多就起床的经历,她记得北京东风的寒冷,更记得一个宿舍的室友们轮流占座的温暖。

学在法大,也生活在法大,法大浓厚的人文精神也是她从始至终都念念不忘的一种特质。从兴化先去南京,又经几番转车才到政法——在几经周折的新生翁立萍最觉无助时,是师兄师姐们主动带她熟悉校园环境采购、日常用品。同高中的师兄师姐还常常带她周末爬莽山、军都山,参加各种活动,正是这份一届届传承的热忱,让她很快融入了法大这个大家庭。

及至冬日,翁立萍同所有南方来的学生一样,在初见北方及膝盖厚的雪时兴奋异常,和一群女孩子聚在校园西南角的竹林里打雪仗、堆雪人。去年毕业的十周年纪念里,返校的她还特意回西南角看望,只可惜那片承载了欢笑的竹林已变成楼房。

现在的翁立萍同很多校友都还保持密切的联系,还不时计划“约个日子回家看看老校长”。她的微信里关注了法大的公众号,也总是有推送就点开来看看母校的最新发展,这一切翁立萍觉得自己从没有离开过。

现在的翁立萍同很多校友都还保持密切的联系,还不时计划“约个日子回家看看老校长”。她的微信里关注了法大的公众号,也总是有推送就点开来看看母校的最新发展,这一切翁立萍觉得自己从没有离开过。

续梦法大:系一段厚德格物的情结

凭着在法大积累的扎实功底,翁立萍考中兴化市人民检察院。走入社会,她依然铭记法大“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刚进兴化市检察院,翁立萍便被安排到侦监部门参与青少年维权岗的创建,青少年维权工作便扎根在她心里。 2011年3月,兴化市检察院成立了未成年人检察科,翁立萍是不二人选。而翁立萍在多次介入治疗头部动脉血管瘤无效后,刚刚做完血管瘤切除手术,医生建议她多休息,防止再度复发。可未检科刚刚成立,怀揣着梦想蓝图的翁立萍硬是将头上的伤痛抛之脑后,天天戴着假发,为开设“青少年维权岗”网站,申请青少年维权专用QQ、设立青少年维权专线来回奔波。常常直到晚上闲下来,翁立萍才发觉头上的刀口又痒又痛,疲累却难以入眠。那段时间,是翁立萍身体上最难熬的,却也是她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未检科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质的飞跃。翁立萍说,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都是因为不懂法或对法律一知半解而犯罪,快速搭建起一个与青少年交流的普法平台非常重要,想到这里,我无法安心休息。

(翁立萍(左一)在街头普法)

翁立萍并不觉得她在办案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善良是对“厚德”之训诫的刻意追寻,反倒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一次,翁立萍临时接到任务,是一桩颇为尴尬的猥亵女童案。听科长简单介绍了案情,细心的她开始试着与才五年级的受害人单独交流。孩子懵懂又害羞,翁立萍就耐心地劝解,慢慢打开对方的心结。交谈中偶然发现小姑娘一直没有母亲照顾的事实,她当即中止调查,转而向被害人家长(奶奶和父亲)了解背景。获知小朋友父母离异的背景,又思及苏北农村经济落后较为闭塞、青年男女婚姻不稳定的实情,联系不上孩子母亲的翁立萍,着实很想为呢喃“想妈妈”的她做点什么。得知她希望有一套童话书,翁立萍二话不说就从淘宝上订了一本《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她。案件了结之后小姑娘被家人带回,翁立萍则在当地派出所处理后续工作;下午小姑娘经过派出所上学时看到翁立萍,特意停下来转过身冲她挥挥手。“感觉整个心里都是爱,都是温暖的。”翁立萍如是说。

办好一桩案件需要哪些准备?提前了解涉案人员的基本信息,自然情况、成长经历,具体到交友特点甚至兴趣话题——翁立萍接手案子前会掌握方方面面。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她还自学考到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不忘攻读最新的法学书籍的同时不断总结办案过程中的经验。一次,在处理六名在读高三生因言语不和而引发的聚众斗殴案件时,翁立萍考虑到他们激动的情绪和敏感自尊的心理特征,选择了在隐瞒其同学的情形下进行讯问,进入学校调研也都穿着便服。结案之后,她仍关注这几个孩子的成长,不仅制定帮教措施,不时回学校和老师交流他们的现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还请来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错误,重新树立信心。未成年人教育挽救工作琐碎细致,但她始终秉持“格物”精神,尽己所能地创造一个有利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

聊起工作,翁立萍对“把孩子说哭”这点特别有感触。她总可以依靠充足的准备工作、从共同话题入手,逐渐找到对方的“泪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犯了错。可是每次孩子们伤心地哭了,她都忍不住心疼陪着落泪,“像个孩子啊。就是改不掉。”幸而,从业将近十年,她也一直不后悔这样的孩子气。

展望法大:做一个无愧母校的学子

纵观2004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以来的述职经历,顶着金字招牌的翁立萍有着非常神圣的自豪感。作为法大的学生,她很受领导的重视和同事的尊重,但自豪的同时却从不以名校毕业生自居而骄傲。对于 “小翁姐姐青少年维权热线”、“小翁姐姐法律讲座”等一系列江苏省普法品牌活动,她谦虚地表示是团队工作的成果,是检察院和妇联、团委等部门合作的结晶。而能有今天的成绩,翁立萍更多是感激:感激父母的支持、感激一路走来各位师长的照顾,也感激所有来自陌生人的善意。

(翁立萍为困难学生送温暖)

不仅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更为了问心无愧,翁立萍在工作和生活中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到严格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大到积极承担各项任务。工作中有时遇到被害方家长的不理解甚至偏激行为,她都能想办法劝解,坚持传播正能量。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她不信奉鬼神也不烧香拜佛,“我们把工作做好了,就相当于拜佛烧香了。”这段上级的口头禅,也是她办公的座右铭。

从法大走向社会,她对法律的认知从理性走向感性。印在纸面上的法条刻板冰冷,但遵照法规处理事务的翁立萍却将人文关怀和母性柔情渗透于其中。在她眼里,没有十恶不赦的坏人,只有一时糊涂的普通民众。她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和先入为主的偏见审视案情,而是把对方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尝试去解读、去感受嫌疑人的身不由己。为了和未成年人更好地打交道,她甚至改掉了原来急躁的性格;看到孩子们因为她的付出回归正道健康成长,她也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面对法大的后辈们,翁立萍送上的第一个忠告是:学习。法大的资源非常丰富,藏书也多,不抓住机会提高自己,难免遗憾。她自己便惋惜,若是本科阶段学习更踏实一点,现在应该可以做更多的事。从学校官方微信里得知在校生了解检察院的不是很多,她很惊讶,因此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师弟师妹可以接触社会,出去支教或者走进法院、检察院。据她所知,整个地级泰州市公检法系统中法大的毕业生只有四名,而她的单位——兴化市检察院迄今还没有法大学生去实习。她还是由衷地希望能有师弟师妹可以走进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四年四季军都春,一生一世法大人。老校长的名言翁立萍熟记成诵,更铭刻于心。改不掉的耿直性子、永远相信的法治梦想、一辈子的法大学生,是她最骄傲的事。

(通讯员/罗雨荔 实习通讯员/刘婧星 图片编辑/陈睿 编辑/陈睿)


采访笔记:打电话远程采访时,翁立萍主动提出用她的号码回拨过来。感动之余,记者也更领悟到“小翁姐姐”是怎样时时刻刻将工作里对青少年的亲切和蔼带到生活的每个角落。法律无情人有情,正是有了翁立萍这样带着爱心的法律人,法治环境才日趋文明;也正是翁立萍这样带着初心的法大人,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最高学府的金字招牌,才更加光彩熠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