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飞,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省宣化县人,现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首届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第二学士学位班,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毕业后定向到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出身贫困家庭的他,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长期从事兼职家教、校园代理等勤工助学工作,在受助中逐渐自立、自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与此同时,品学兼优的他心系祖国,深怀感恩与责任之心,先后志愿参加爱心家教、关爱留守、西部计划、抗震救灾,最终又选择了投身北川县的灾后重建浪潮,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建设我们美好的西部家园默默贡献着自己那份微薄却坚实的力量。曾荣获过全国百名“和谐使者”、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 四川省“优秀抗震救灾志愿者”、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校“三下乡”优秀学生、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西部计划志愿行
2007年7月,品学兼优的高永飞毕业于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对着老师、同学、朋友的不理解,他毅然参加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人民政府, 兼任西部计划邛崃市志愿者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在党政办公室工作1个月后,基于优异的表现和显著的工作能力,镇领导为他提供了更合适的平台和更宽广的舞台,将他转调。进入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他不但协助主任建立健全了办公室系列管理制度,协助做好全镇以及园区经济数据统计工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还全面接手园区新引进项目投资协议书以及重要文件材料的撰写任务,并负责总投资8亿元的四川品牌家具工业园项目、总投资80亿元四川骄扬工业港项目等数个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他反复修改每一份《工业项目投资协议书》以及写给省、市部门的报告材料以求严密,常常太过投入工作而错过用餐时间,甚至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还需背着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回去加班到深夜。辛勤的耕耘,无私的付出,显著的成绩,短短半年,他便被破格提拔为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在完成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营销理念和文笔专长,编撰报告,成功申报“四川省化工专业镇”,迎接专家组实地考察时,受到专家高度评价;编制《化工产业集群招商项目书》、《林竹加工(家具)产业集群招商项目书》并被层层推荐入选省级的优势和特色招商项目遴选;编制《羊安工业园区入园企业须知》以有效引导项目业主更便捷地办理相关前置手续。此外,作为特邀园区代表,2008年9月受邀出席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成都论坛,就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与对策以及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等话题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从党政办公室的“杂工”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羊安镇“总管”,再到经济发展办公室的“打字员”,到后来的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二当家”,他以务实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实践着他的志愿者承诺,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着青春的价值。
抗震救灾志愿情
2008年5月15日,高永飞得知共青团四川省委需要招募20名在川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到重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志愿服务,身为班长兼党支部副书记的他积极响应,草草收拾行装,当日下午,便被团省委派遣至绵阳重灾区,以绵阳团市委临时工作人员的身份协助负责志愿者招募与管理、救灾物资装卸、灾民安抚以及心理援助等。数日里,每每聆听着灾民倾诉丧失亲人的痛苦和逃离的艰辛,他心如刀绞,感同身受,但也只能尽力的去安慰他们,使他们的情绪尽快平静下来,并时刻叮嘱那些回北川安葬死去的亲人的灾民:“一定要注意安全”。为了避免引起灾民不必要的恐慌,并期待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他虽揣着组织发放的防疫口罩,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拆封。因为他觉得,一个小小的行动对经过劫难的同胞们而言可能是一种人格上的尊重,这是任何物资上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高永飞说,他很多时候自己不敢躺下,因为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当工作实在累得很时,他就趁着闲暇打个盹儿,之后又打起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晚上换班后都已经2点钟,早上不到6点又起来,每天晚上一躺下,即使是5、6级的余震,疲惫的他也没任何察觉。每天,他和其他志愿者以数量有限的饼干和矿泉水勉强充饥以保持体力,偶尔通过榨菜来补充体内盐分,而平日里普通的“方便面”、“盒饭”对此刻的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了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他一直和其他镇干部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在镇政府值班,到村上以及企业巡查、安抚群众。由于长时间没有脱过鞋子、长时间走路,到绵阳两天后,他的双脚起了血泡,每走一步都如针扎一样痛。为了能够更多的为灾民服务,珍惜志愿服务的每一分钟,他穿着拖鞋,就这样忍着痛一瘸一拐地在穿梭并服务在九州体育馆中。
灾后重建志愿梦
十余日的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使高永飞与北川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西部计划服务期满之际,他希望能够为地震极重灾区北川县的恢复重建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怀揣着这样的决心,高永飞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政法委、中央组织部等十一部委联合招录的基层政法机关定向公务员。2008年11月,走进有法大,开始了新的征程,虽然对于工科出身的他来说,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是他铭记使命,努力攻坚。经过近8个月的刻苦努力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17门法学专业课的学习,其中《刑法学》、《民法学》、《法律文书》等课程取得90分以上的好成绩,初步建立了法学理论体系。
得知定向单位工作任务繁重而干警严重不足的情况后,在专业实习阶段,他放弃在条件优越的首都北京和家乡河北政法单位实习,毅然于2009年10月回到条件艰苦的北川县检察院实习。地震以来,单位一直租用民房办公,办公条件拥挤狭小,而且人手又严重短缺,在公诉科实习办案的他,还兼顾从事办公室、反贪局等科室的工作。实习期间,在认真做好院印管理、介绍信开具、接听会议通知以及干警出差补贴核算等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同时,他先后协助办理公诉案件4件(其中作为主要承办人办理2件),起草公诉案件审查报告、起诉书等各类文书20余份,多次参加招标、投标监督。此外,还作为领导小组骨干成员,完成省检察院邓川检察长莅临考察接待材料、检察长述职报告、县委县政府对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材料等。面对拥挤的临时办公室和条件简陋的板房,他毫无怨言,在4个多月的工作中,不怕苦累,兢兢业业工作,与全院干警同心协力攻难关,最终凭借扎实的工作,县检察院在全县年终目标考核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一等奖”。从第一天到岗到实习期满离开之日,每每院领导说起“让你受苦了”、“让你无偿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我们也不能给你什么”等等歉意的话时,他都坦然的笑着说“没什么啊!那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和锻炼!毕竟我以后都是单位的人啊,这是我理应承担的责任!”
如今,他重返法大校园,完成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和毕业论文,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会继续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与理解,在更好的适用法律上下功夫。毕业后,将继续在北川县的恢复重建浪潮中挥洒他青春热血,竭力以一颗善良的心服务国家法治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鉴于他热心公益事业,弘扬爱心慈善精神,传播和谐理念,有突出的感人事迹而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经有关单位推荐,2009年2月入选了和谐中国网面向全国遴选的百名 “和谐使者”, 先进事迹先后被和谐中国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教育新闻网、西部计划官方网、搜狐网、四川文明网、四川共青团网、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法大新闻网、中国政法大学报、四川理工学院报等众多媒体报道,日前又被推荐为“感动法大人物”。
原文链接:http://stu.people.com.cn/GB/186922/1141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