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法治网】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第二届世界法学家论坛 国内外120位专家共议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与研究新动向

来源:法治网  媒体见习记者 薛金丽   5-20   阅读:
T AAA

5月16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第二届世界法学家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与研究”主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0位知名大学校长、法学院院长、著名学者和国际组织知名专家等。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卢春龙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商业模式、教育学习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对于全球法律界而言,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法学工作者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论坛上,60位发言代表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主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主持,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共10国的13位专家就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与研究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趋势与变革举措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

(论坛现场)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教育创新”是一个划时代的问题,是全球法学教育界的时代之问。为清醒地认识并应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张文显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和创新:推进法学教育的智能化,培养适应未来法治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推动法治思维和法律方法的智能化;推动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创建全球化的法学教育平台,确保法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公正;积极参与并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全面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人工智能的巨大能量促进法学教育的发展与现代化。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首任主席、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全球事务杰出教授詹姆斯·巴克斯(James Bacchus)认为人工智能如被少数人所垄断,则蕴含巨大风险,需要通过起自地方、并逐步融入全球治理结构的形式重塑和振兴全球人类合作,跨越地缘政治鸿沟,通过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的全面繁荣。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丹妮尔·布尔西尔(Danièle Bourcier)将2005年至今命名为“算法人工智能”时期,而此前的25年则被定义为“认知人工智能”时期,她阐述了两个时期的法律技术及相关研究,并通过法国和欧洲层面的研究,揭示算法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安德列阿·卡里奇(Andrea Carinci)提出了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作方式的突破对每个个体的影响,尤其是“数字律师”群体,数字律师在技术变革的视野下放弃了传统身份,收获新的技能,我们也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律师教育的路径。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法律合作项目主任汉马可(Marco Haase)以“法典化与法律体系构成”为题,对法律作为规则体系的概念、前提、后果和挑战作相关阐释。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伍人英(Mark Wu)在讲座中讨论了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治理,以及法学教育在未来十年如何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教授哈米什·斯图尔德(Hamish Stewart)列举了多伦多大学不同学者的不同学术观点,以教学者的视角分析和探讨人工智能与法学教育。

巴西FGV基金里约热内卢法学院副院长蒂亚戈·伯蒂诺(Thiago Bottino)阐释了法律领域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应用,并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适用的VICTOR人工智能计划为例,分析了人工智能为法学教育带来的改变。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法学院院长西蒙·布朗尼特(Simon Bronitt)通过案例研究,探讨了在保持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道德判断时,人工智能的使用在常规法律任务自动化和监管合规性方面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和风险。增强型人工智能素养应融入法律课程和继续教育计划中,以培养和支持律师在“智能工作场所”获得成功。

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斯贝达(James Speta)分析了传统民事责任体系随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人类影响加深而不断调整的趋势,认为在监管愈发落后的情况下,民事责任规则至少需要增加技术复杂性的合理判断及扩大责任义务,因此,法学教育要不断延伸其使命,律师要拓展法律分析之外的能力,并深入理解责任机制背后的目标和价值。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高见泽磨(TAKAMIZAWA Osamu)认为,随法学教育大众化,学术研究中人工智能翻译得到广泛应用,多语种能力引起不再被看重,但参考自动驾驶的分级,对人工智能提供的信息检查、筛选仍有待掌握外语的人来完成,目前语言能力仍是学术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

英国杜伦大学法学院院长沃克尔·罗本(Volker Roeben)从法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切入,从国际法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对法学高等教育的深度影响娓娓道来。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律师行业和法学教育为主题,结合北大传统,讲述了新形势下法学教育的目标,即注重培养学生成为与机器互补的队友,从而参与甚至主导低成本、高产出的法律服务“人机团队”。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使命和愿景都不应改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法学教育与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法学界必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论坛还设立了六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学理论更新、法律实践和法学教育与研究、国际秩序构建和法学教育与研究、刑事司法改革的全球视野、中华法律文明和法学教育与研究、法学教育的挑战、革新与未来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关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法学教育改革,积极回应和解决法治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强调,全球法学教育合作的前景广阔,本届论坛的成果将进一步推动世界法学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繁荣发展,并为司法机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决策机构提供建设性意见。“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将扮演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角色,以定期举办世界法学家论坛的形式,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交流交融、互促互鉴”。胡明郑重表示。

据悉,“世界法学家论坛”是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定期全球法学教育品牌盛会,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法学家搭建思想交流的平台,推动法学教育前沿理论的创新,共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学术力量。

原文链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第二届世界法学家论坛 (legaldaily.com.cn)

编辑 方舒婷(实习)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