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法大  >  正文

【劳动午报】市教育工会法援中心推出多项贴心举措服务教职工

来源:劳动午报   4-21   阅读:
T AAA

本报讯(记者 任洁)组建专家“智囊团”、打造“指间上”的法律援助、建立三级响应机制……近日,北京市教育工会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简称“法援中心”)推出多项贴心服务新措施,为首都广大教职工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法律服务。

据介绍,该法援中心成立于2004年1月,由北京市教育工会发起,并得到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司法局的支持,中国政法大学工会负责具体实施,为法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保障。法援中心面向北京市教育工会系统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义务代理,接待和受案时间为每周一、四上午8:30至下午4:00,设有线下咨询和电话咨询(010-58908138)两种方式,并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活动,提升教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履行工会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法援中心已成为北京市教育系统法律援助领域的重要力量,围绕教职工的实际需求开展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法援中心累计受理法律咨询超过2000件,义务代理案件近百件,涵盖劳动纠纷、合同交易、婚姻家庭、侵权损害等多个领域,法援形式包括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参与纠纷调解、代理诉讼等多种类型,对于满足代理条件的求助者实行义务代理案件。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职工日益多样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法援中心近年来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北京市教育工会的指导下成立微信公众号,开启线上咨询服务,教职工可以通过线上平台随时随地咨询法律问题,获取专业解答。

同时,法援中心依托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资源优势,与专业律所合作组建法律专家咨询库,以部门法为分类标准,涵盖劳动法、民法、行政法等不同领域,首批成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的21位顶级法学专家,以及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的7位律师。近日,法援中心举行了专家咨询库聘任仪式,28位专家接过聘书正式上任。

专家咨询库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刘智慧教授在受聘仪式上发言时表示,作为法律教育工作者承担这项法律援助的工作,意义非常不一般。“在今后的调解援助和普法宣传中,我会以最大的善意履行这份法律之约,尽最大的努力让法援中心成为教育工作者最坚实的‘避风港’。”

此外,针对求助教职工的具体诉求,法援中心结合微信公众平台新建立三级响应机制,为教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中国政法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孟庆超介绍,该机制类似于医院分诊制度,由值班的工会工作人员和法律专业学生负责接待咨询者,并把问题分类成简单问题、一般问题和疑难问题,匹配对应领域的法律专家进行解答,这样不仅优化咨询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还可以确保每一位当事人能够得到最适宜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份承诺。”中国政法大学分管工会工作的副校长王敏表示,法援中心紧扣教职工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未来将与专家成员共同提升法援中心的运营水平,确保法律援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成为教职工信赖的法律服务平台。

《劳动午报》2025年4月21日

链接:http://ldwb.workerbj.cn/content/2025-04/21/content_154274.htm

编辑 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