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以“数据赋能,法治护航”为主题的第三届数据法治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数据法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数字检察高层次研究基地共同主办,旨在汇聚各界智慧,深入探讨数据法治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夯实法治根基。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回顾了中国政法大学在创设数据法学学科方面的历程与探索,表达了学校对数据法治研究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支持。他期待与国内外各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数据法治理论研究的繁荣发展,助力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迈向新的高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张穹、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梅夏英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及数据法治研究院自设立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可信人工智能治理与价值对齐、人工智能时代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等议题发表了富有洞见的观点。




论坛期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正式发布了“数据法治致公平台”。时建中现场介绍并演示了平台首批上线的四类数据法治产品,包括“公平竞争智能审查系统”“广告合规智能评价系统”“法律条文数智精解平台”和“移动应用隐私政策合规审查系统”。这些智能化系统已经陆续向社会开放使用,以数据法治产品赋能公平竞争审查、广告合规审查、个人隐私保护,为我国数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会议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范明志主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梅夏英就大模型算法下的人机关系分享了独到见解,他认为人工智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系,立法不应仅以风险防范为主要导向,更应通过算法规制实现良性的人机关系,并剖析了人机关系在风险防范、智能交互与意识交互三个阶段构建良性关系的焦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院长时建中则以“法治新对象、法治新工具与法学新知识”为题,从适应社会关系的数据化、数据从信息载体到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法律挑战等多个维度,发表了深刻见解。
在学术研讨环节,来自学术界、司法界、产业界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据法学基本问题与知识体系构建、数据基础法律制度建设、数据处理行为法治化、数据开放制度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法治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等一系列前沿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热烈交流,为完善数据法治体系、夯实数字中国法治根基贡献了智慧与方案。
本次会议特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与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于2024年11月共同设立并启动的第一届“数据法学青年学术创新奖”的颁奖环节,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王立梅主持,马怀德、张穹、王江平、陆军、梅夏英、时建中共同为获奖代表颁奖。获奖代表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研究员刘金瑞、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宗绍昊在发言中对主办方表示了诚挚感谢。




据悉,中国政法大学在数据法治研究领域持续深耕,成果卓著。自2016年将数字技术引发的法律问题研究确定为科研战略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2019年,将数据法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进行重点培育;2020年,成功申请数据法学为法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并获教育部备案;2021年,“数据法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同年成立数据法治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成功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学校精心打造的“大学生数据法治实验模型竞赛”“数据法治高峰论坛”“数据法学青年学术创新奖(111计划)”等品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已成为数据法治领域汇聚智慧、引领思考的重要学术平台。
《法治日报》2025年05月24日
链接: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5-05/24/content_918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