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出生于河北省宣化县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的善良与淳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我。多年来,我一直把帮贫救困作为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坚持用自己的点滴行动传递人间大爱。
上大学时,我就参加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等提供帮助;2007年大学毕业,作为党员学生干部,我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于成都市邛崃市羊安镇人民政府;2008年我又参加抗震救灾志愿服务,并投身北川灾后重建。
我觉得哪里需要我,我就应该到哪里去,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受益于国家助学政策的大学生,我应该担当这份责任。
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恰逢首届全国政法干警“体改生”招录,怀着服务北川灾后重建的强烈愿望,我毅然选择报考北川县检察院,并最终如愿成为这个英雄集体的一员。
2008年11月,肩负着组织的厚望,我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参加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班学习。对于理工科出身的我来说,全新的学科,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是我铭记使命,发奋学习,期望能将优质的法学资源带回北川。2009年7月,得知北川县检察院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干警严重不足的现状后,我主动向学校申请以志愿者的身份回北川县检察院实习工作,住在潮湿简陋的临时办公室里,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全力维护新北川的社会和谐稳定,护佑北川灾后重建大局。
2011年9月19日,北川县检察院正式搬迁至新县城,搬进了崭新的办公大楼,开始了新的征程。作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都不会忘记那个简陋而又温馨的临时办公小院。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青年检察官,我将始终坚守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与全体北川检察人一道,在服务新北川、服务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再立新功。
原文10月31日刊载于《检察日报》2版 链接: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12/10/31/content_112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