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江平夫妇与台湾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右一)合影
七十回望从前
2000年12月28日,我的学生们给我办了一个70岁诞辰纪念会。在当时出版的我的文集里,我在自序中对这七十年的人生历程作了大体的总结——
人生七十,该是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了:
七十年,总有最刻骨铭心的时刻。至今回想起来,对我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就是被划为右派的那一刻,从“人民的阵营”被划入“敌人的阵营”的那一刻。有时在梦中还在杂乱地回放着那惊心动魄的情景,醒来仍心有余悸。
我在高中就参加了当年的学生运动、反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专制腐败政权,为的就是“反内战,反饥饿”,“争民主,争自由”。我最初之所以要报考燕京大学新闻系,就是想用报纸来实现国家的民主化、自由化,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之喉舌。我之所以辍学参加革命工作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法律并不是我人生自愿的职业选择,它枯燥无味,不像新闻那样自由奔放,但既然是国家派我去学的,当然是抱着崇高的使命感去学的。逐渐地,我也懂得了法律与新闻一样,都有着民主与自由的深刻内涵,如果说“法制”并不足以包含民主,正像我们把民主与法制相提并论那样,则“法治”就必须以民主为基础,以民主为前提。学法律的人需要埋头于法律条文的诠释和学理的探索,但离开了民主、自由、人权这样的基本目标,法律就会苍白无力。因此,建立现代法治国家与建立现代工业化国家、现代知识经济国家同等重要。
我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因为我没有读过多少法学名著,也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法学专著。
我是一个法学教育家,我以学校为舞台,努力培育一代具有现代法治观念,具有民主、自由、开放思想的法律工作者、法律家、法学家。
我是一个法律活动家,我以社会为舞台,在立法、司法、政府部门、企业等诸多领域为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助推了一把力。
上天总算是“公平”的。1957年后,它给了我整整二十二年的逆境,又给了我整整二十二年的顺境。逆境给了我磨难和考验,使我更能以平常心看待一切,我喜爱的一句格言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民族如此,个人也如此。逆境给了我沉思与回顾,使我更能正常心看待一切,已经没有什么可迷信的了,我喜爱的另一句格言就是——“只向真理低头”。
今日之世界,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乃为两大潮流。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复兴已不成问题,但民主主义的觉醒和复兴,相比之下还有一定的差距。从五四时代的呼唤“德”先生,到我青年时代的“争民主,争自由”,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科学进步,在这一百年的变化的确令人咋舌,而民主主义的进步,还需要不断地努力。
设奖回报社会
我70岁的时候,自己内心有一个很真诚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回报社会,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再为社会作一些贡献。
想来想去,觉得最适合我的方式,就是由我出资,成立一个奖学金。在当时的法学界,还没有由学者发起、由学者名字命名的奖学金,我的想法还算是一个创举,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当然,自那之后类似的做法就很多了。在我的“江平民商法奖学金”之后,先后又有了“钱端升法学奖”、“佟柔-曾宪义奖学金”、“陈光中诉讼法奖学金”、“沈四宝奖学金”等等。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只设立一个针对贫寒学生的助学金,能够使得那些来自农村的贫寒学子得到经济上的资助。但在讨论过程中,很多人建议,与其设立一个针对贫寒学子的助学金,不如设立一个针对学习优异者的奖学金。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民商法。最后汇总各方面的意见,就决定设一个江平民商法奖学金。
这个江平民商法奖学金,当然是由我发起。当时,我正在帮助徐州信托公司办一个案子。这个案子胜诉后,徐州信托付给我50万元人民币作为酬劳。我把这50万元全部捐出来,作为江平民商法奖学金的第一笔捐款。设立奖学金的设想,得到了我爱人崔琦和家人的全力支持,也得到了我的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和协助。时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的赵旭东具体负责奖学金的募集和组织工作,我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们,包括政法大学早些年毕业的一些校友和老师们,都踊跃捐助,甚至一些校友的朋友,闻听消息后,也都纷纷慷慨解囊。
彼时正好台湾的王泽鉴教授正准备把他的《王泽鉴法学全集》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听说了我发起江平民商法奖学金的事,非常高兴,把他20万元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江平民商法奖学金。在这70万元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律师和其他人士也陆续捐了部分资金。最后总数是150万元。
江平民商法奖学金的评选非常严格。要想获得这个奖学金的同学要费很大工夫,当然能够经过重重选拔最终获奖者,肯定都是对民商法已经有较好掌握的佼佼者。
最初,江平民商法奖学金每年只有10个名额,后来增加到15个。在此基础上,又给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同学3个名额。现在江平民商法奖学金实际上成为中国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对成绩优秀学生的一种奖励措施。
奖学金成立后运转至今,我还是很满意的。整体来说,江平民商法奖学金设立以来,已经成为一项公信度非常高的奖项,被中国政法大学的同学们誉为“法大的诺贝尔奖”。能够获得江平民商法奖学金,已经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
截至2009年年底,江平民商法奖学金设立已经整整十年。在十周年的时候,我的学生们又在原有基础上予以扩大,增加了一百多万捐款。奖学金总数已超过二百万元,达到了成立社团组织的标准。从我心里来说,我觉得像这种回报社会的行动,应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连载之三十一)
原文链接: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20502/Articel09002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