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士辉)7月16至17日,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世界五大洲12个国家、中国大陆和台湾的141位证据法学家和法庭科学家齐聚一堂,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证据科学与司法公正——现状与未来”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在开幕式上首先致辞,对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教育部于2005年12月批准“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立项建设,对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正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此次会议的召开时间非常及时,人们对证据的作用更加重视,打官司就打证据,证据规则的设计要考虑当前的国情和人们的需求。中国特色证据制度要重点放在基层,证据制度要考虑基层需要,要能够确保司法公正,反映我们实践中的成熟经验。
韩国国立搜查研究院院长郑姬善、坦桑尼亚预防与反腐败局局长Edward Hoseah博士和美国马里兰州法医局局长David Fowler在致辞中,对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的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1/07/20/content_30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