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3日电 “让我们在学校优良风气中成为国之栋梁!”日前,中国政法大学2005级学生梁蛟龙,在学校开展学风建设后,激动地说。
近来,中国政法大学进行了一次“学风建设”的调研。结果显示,20%的同学认为目前学校“缺乏学习、学术氛围”;近40%的同学认为“上课吃早点、吃零食,旷课迟到等现象”有待约束;33%的同学认为“浮躁不踏实,考试突击,进取心不强”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基于本校实际,中国政法大学积极开展强学风建设活动,并且召开学生骨干大会,以推动活动的开展。中国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指出,就学风而言,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府风韵、学习风气和学子风貌。
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教授提出,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厚的人文情怀、求真务实的作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宽阔的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的杰出人才,形成独具法科特色的“情怀法理、乐学求新、至诚尚善、崇实笃行”的优良学风。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法大学教学部门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gmw.cn/01gmrb/2009/05/04/content_916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