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的首位内地学者,年仅36岁—— 许传玺:为中西法律交流架桥 “做人冷色调,有成就,不张扬”
1月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负责人汇聚人民大会堂,庆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传玺当选美国法律研究院院士。正在美国的美国驻华大使雷德派代表与会致贺……
今年36岁的许传玺成为美国法律研究院继日本、印度、新加坡和我国香港7位院士之后的第8位亚洲院士,也是当选该院院士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学者。
对于此次当选,专家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法律界可以与美国主流法律界对话。许传玺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而是众多良师益友帮助的结果!”他的话印证了同事对他的评价:“做人冷色调,有成就,不张扬。”
选择法学,因为这是“一门参与性很强的学科”
1983年,15岁的许传玺以山东省高考外语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4年后,他又考取了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与国际组织专业唯一的硕士生。1990年以后,许传玺留学美国,并分别在1996年、1999年获得耶鲁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博士和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回首漫漫求学路,许传玺钻研过哲学、历史和英美文学,在社会文化人类学、国际政治方面也下过功夫,最后则选择了法学。他解释说:“法学最讲求实践理性,关注的是权利、义务等实质内容,是一门参与性很强的学科。”
组建中美法学院,复兴比较法研究
2002年底,作为学校引进的优秀人才,许传玺回国组建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并出任院长,从此开始了在我国复兴比较法及美国法研究的尝试。他认为,英美法系国家(尤其是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英美法及比较法成为维护国家及企业和个人利益、增强国际影响的必要途径。
许传玺由衷地说:“把所学知识贡献给祖国跟把自己的工资交给父母一样,都是理所当然、理应如此的事情:把工资交给父母,是要报答养育之恩;回国工作,则是报效祖国,希望我们的民族早日复兴!”
《人民日报》 (2005年01月06日 第五版) 记者 董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