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青少年暴力”主题讲座圆满举办

来源:社会学院   5-13   阅读:
T AAA

(霍夫曼教授深入分析)

5月10日,由社会学院心理系主办,社会学院分团委承办的“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青少年暴力”主题讲座在我校昌平校区举行。本次讲座请到了巴黎第七大学教授、精神分析家Christian Hoffmann到场为我院同学讲授心理因素尤其是性冲动对青少年暴力的影响。讲座由社会学院心理学系主任王国芳教授主持。

霍夫曼教授先为大家分析了青少年的性。他介绍说儿童阶段的性生活主要体现在梦和幻想方面。霍夫曼教授讲述了一个有关男性自恋得不到认可,从而对女人施暴的案例,他总结道:当一个男人极力想给女人留下一个完美的印象时,除了这个印象其他什么都无法留下。同时他援引了拉康的性化理论,并将其与中国道家思想进行了联系对比。接着霍夫曼教授分析了孩子在性的问题上与母亲的关系。他介绍,孩子从不能满足母亲的需求中感受到的不满足,被拉康称为“缺失”。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阶段,孩子会重新感受到这种缺失,也能感受到作为满足母亲欲望客体的满足感。而青少年应当学会走出这种不满足与满足。

在校园暴力这方面,霍夫曼教授向大家简要解释了暴力机制。当青少年有某种强烈的愿望,如得到一双新球鞋,但是这个愿望无法立刻被满足时,往往就会引发其偷、抢等暴力行为。

在霍夫曼教授的讲述结束后,进入现场提问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就“缺失”“梦境是否来自于无意识”等问题向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由于时间限制,尽管大家提问的热情很高,但霍夫曼教授无法对所有问题一一进行详细解释。不过他依然对大部分疑问做出了耐心的回答。

最后,王国芳老师向霍夫曼教授和夫人以及翻译老师罗正杰老师表达了感谢,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编辑/黄雨薇)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