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深入推进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加强对学院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4月16日至17日,法学院分党委组织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50余人赴革命老区西柏坡、冉庄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党员缅怀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升党员先锋意识。本次活动由法学院分党委书记刘大炜带队,法学院行政教工党支部党员一同参加。
4月16日,学员赴西柏坡革命圣地,依次瞻仰了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任弼时等伟人领导同志的故居,以及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走出深山,解放全中国,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因此西柏坡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在参观过程中,党员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地询问,并认真地记录。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无一不在彰显着革命先辈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参观结束之后,法学院分党委召开了法学院2016年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会,分党委书记刘大炜为学员们作了专题培训。刘大炜首先向参会学员部署了2016年法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基本任务,并围绕着这些任务,对学生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他强调,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到“守土有责”,带好队伍,要有责任意识;要扎实开展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加强党支部内部的机制建设,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推进党员教育和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要带领党员发挥好党支部作用的机制,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班级建设为核心,以思想建设为重点;要真正发挥好党支部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作用建设。刘大炜指出,当前,法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各支部要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的开展相应的活动。
4月17日,学员们赴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越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先烈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地道战这种战斗形式,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在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展厅,学员们认真观看了冀中沦陷、国民蒙难、冀中人民奋起抗战等展览,而后实地重走了600多米的地道,亲身体验抗战的艰辛。
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是党员中的先进分子,更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此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学院党员培训与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定党支部书记理想信念,增强党员综合素质,改进党支部书记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作风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陈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