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国际儒学院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第八届纳通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学院路校区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北京纳通医疗集团董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校董赵毅武,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牛喜平,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永然,国际儒联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李焕梅,国际儒学联合会儒学与企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北京纳通医疗集团宣传部总监郭昱出席典礼。研究生导师代表、国际儒学院全体硕士研究生与教师代表参与大会,国际儒学院副院长王心竹担任典礼主持。
马怀德代表学校和研究生院致辞。他首先向国际儒学院2017届毕业研究生表示祝贺,对同学们研究生期间的收获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国际儒学院聘请的一大批最杰出、最优秀的指导教师,不辞辛劳地从北京各大高校前来为学生们授课。他代表学校向各位导师表示感谢。同时,向国际儒学联合会对我校国际儒学院一直以来的支持致以诚挚的谢意。最后,他寄语国际儒学院毕业生,“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有理想的人、有法治精神的人、一个愉快的人”。
赵毅武代表国际儒联讲话。他希望同学们对儒学学习应该深入到文化的理解和智慧的传承层面。如学习《论语》,就不只是了解汉语言,更是系统修学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只注重词语、诗句和经典的诵读,还要努力达成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和人生价值的理解,更进一步体会我们中华文明能够绵绵不绝、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并自觉担起这一文化传承的重任。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基础,但不能只有物质。他说:“物质世界带给人的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而已,真正带给人满足和喜悦的是内心的平衡和宁静。”
国际儒学院2017届9位毕业生身着汉服以传统方式——齐诵《大学》首章、三拜尊师、敬谢师茶来表达对导师们的敬意和感激。琵琶悠扬,茶韵浓浓。
谢师礼毕,德高望重的钱逊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寄语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还要继续学习、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优秀毕业生南洋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他表达了对儒学院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求职之路上的种种心得与收获。
国际儒学院副院长周桂钿寄语。他以生动的事例来勉励国际儒学院的学生读书、做事的时候,一要能吃苦,二要能务实。他用自己古稀之年所写的感悟诗作为对毕业生的赠言:
财金双刃剑,名位一缕光。
求是终无悔,读书始有方。
随后进行的是第八届纳通奖学金颁奖仪式。本届纳通奖学金共颁发二等奖7人,分别是郭鼎玮、刘勇刚、张瑜洪、倪交、李洋、刘瑜、虞细琴;三等奖1人,马晓见;博士学业奖学金1人,安庞靖。获奖代表刘勇刚发表了获奖感言。
最后,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圆满结束,与会嘉宾与毕业生集体合影留念。

(与会嘉宾与毕业生合影)
延伸阅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成立于2006年。自从2007年以来,共招收中国哲学专业的研究生83名(其中78名硕士,5名博士),主要从事儒学传播与研究。至2017年6月,已毕业62名。本届毕业生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