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国际法学院成功举办第十八期国风论坛:一带一路的司法保障

来源:国际法学院   11-5   阅读:
T AAA

11月1日晚,国风论坛第十八期“一带一路的司法保障”讲座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刘皇发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特别邀请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高晓力法官担任主讲嘉宾。国际法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顾永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宣增益,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兼分党委副书记霍政欣,国际法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俊丽,以及国际私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国际法学院分团委的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霍政欣在致辞中对高晓力法官回到母校讲座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指出这是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第一场国风论坛,希望这场讲座既能让同学们了解司法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更能让大家领略到优秀法大人的风采。

高晓力法官对能够再次回到母校感到十分珍惜与感谢,她从司法角度论述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意义与价值。高晓力认为,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具有促进我国与国际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导向性,“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是将愿景变成了行动,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落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进入到更高水平、广范围、精耕细作阶段的过程中,司法是大有可为的。高晓力论述了法院在服务“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具体作用。她认为,法院的职能界定应是:定纷止争、纠纷解决。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法院的作用,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建设提供保障,同时积极发展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的构建是重中之重,而国际法专业的人才在此战略机遇期拥有巨大的舞台空间。随后,高晓力结合自身司法审判经验,主要讲述了国际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针对争议解决,高法官提出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仲裁、诉讼,并详细介绍了这三种解决机制的特点。她表示,国际贸易中的争端解决涉及民事、刑事、行政、国际合作等多方面,最高院也采取了多项举措促进我国司法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接轨。最后,高晓力还介绍了近期热点问题——涉外民事关系法和民法典的编纂,总结了司法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她希望中国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建设中成为主场,从立法、司法、法律服务等多方面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在提问环节,三位同学先后就司法权力的界限、与其他国家缔结条约的利弊、中国在“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提问,高晓力一一作出详尽的解答,同学们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高晓法官精彩的学术讲座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和国际贸易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领略到优秀法大人严谨求实、勇于开拓的治学精神和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言谈风采之后,同学们更加明晰了作为法律人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为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角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而勇攀高峰。

编辑 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