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政管学院党委前往江西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

来源:政管学院   9-2   阅读:
T AAA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7月6日至10日,政管学院党委一行30余人前往江西开题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

(老师们在于都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7月7日,学院教师一行来到学习活动的第一站—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在纪念园主题雕塑区,老师们认真观看每一幅雕塑,仿佛回到当年于都人民支援红军、惜别红军时的历史场景。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借助文字、图表、照片、实物模型的展示,老师们充分了解到中央红军在于都的主要活动及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看着纪念园附近的长征源学校、长征路标识、长征源超市,老师们处处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

7月8日,学院教师参观了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与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叶坪是1931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与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老师们参观了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中央邮政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博生堡、公略亭等建筑,并亲身参与到“一苏”大会的情景再现中,聆听毛泽东主席的讲话。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在沙洲坝革命旧址群,老师们参观了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时的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还饮用了“红井”水,感受毛主席与苏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老师们在沙洲坝二苏大召开的中央政府大礼堂)

7月8日晚,老师们在井冈山观看了震撼人心的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演出由《血》拉开帷幕,转到朱毛会师、红军诞生的《旗》,再到八角楼上孕育力量的《灯》,又到体现军民一家亲的《情》,后到充满炮火与牺牲的《火》,最后再到军民惜别、开始战略转移的《路》。高质量、原生态与真情感的演出,让老师们身临其境,仿佛亲历了90多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

7月9日,学院教师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茨坪革命旧址进行了参观学习。在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老师们用三鞠躬的朴素形式追悼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在陵园碑林与雕塑园,老师们仔细观看歌颂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一幅幅题词、一尊尊雕像,领略战争年代的英雄风采;在雄伟的纪念碑与黄洋界哨口,老师们驻足瞻仰、远望,感受那段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在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老师们听到当年用竹木制作手术器具、用土布作药棉、用切菜刀作手术刀的故事,无不感动痛惜。在茨坪革命旧址,老师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等,为红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鼓舞。

(老师们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展览)

7月10日,老师们来到江西之行的最后一站—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800余件文物、2000多张照片,老师们全面、系统地认识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背景、创立过程、发展壮大以及走向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深切体会到总书记对“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的赞扬,感受到“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短短四天江西之行,学院教师更加全面认识了共产党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领导军民进行艰苦斗争的历史,深刻理解了战争年代培育并传承至今的井冈山精神,充分领略到江西这片红土地的精神魅力。参观结束后,学院教师表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用红色革命历史浸润思想,在今后工作生活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并践行井冈山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政管学院教师前往江西参观学习合影)

编辑 陈睿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