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国际公法研究所的老师们举行了学术研讨会议暨例会活动。此次会议的参会老师有:郭红岩老师、马呈元老师、林灿铃老师、朱利江老师、金哲老师、兰花老师、朱建庚老师、吴盈盈老师和刘冰玉老师等。此次会议主要由唐雅老师做学术报告,大家积极进行了探讨。
唐雅老师作了题为《移民问题的全球契约——移民治理的全球新范式》的报告。她从国际法中的个人的国籍问题出发,分析了国际社会的移民问题;并分析了移民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自愿的原因和强迫的原因,前者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者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后者比如人口贩卖、强迫驱逐等迫使迁出居住国。鉴于当前移民问题是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她分析了移民对于输出国和输入国的益处和弊端,并介绍了中国面临的移民问题。
接下来,唐雅老师围绕移民的国际法规制、移民所涉及的迁徙自由、移民所涉及的边境管制、国籍制度、移民所涉及的人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唐雅老师重点介绍了2018年《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分析了其地位、特点、作用、内容。针对其内容的23个目标,她一一介绍了国际协作、国内法机制、人权保护、劳动权、保护弱势群体权利、人身权利、获得基本社会服务的权利等方面。

最后,唐老师对该全球契约进行了评价。第一,该全球契约无强制力;虽然具有广泛性,但是美国等国家没有参加。第二,该全球契约具有创新性,是第一个国际移民问题政府间全球合作框架。第三,该全球契约具有全面性,其全方位解决移民问题,并考虑到政府、社区和移民的需求。第四,该全球契约具有合作性,即承认需要协调一致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移民问题的挑战并获得潜在收益。第五,该全球契约具有前瞻性,即认识到我们的人口数量会随着人口流动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而增长或减少,从而为未来制定框架。但是,该全球契约具有局限性,一方面,它将给国家增加较大的负担,比如在给予移民群体社会福利方面。另一方面,该全球契约不区分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
此次会议加强了学术交流,通过了解移民问题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最新的国际规则发展,老师们对此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收获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