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外国语学院“笃思励行”培英咖啡时间第四期: 大学中的兼顾与取舍

来源: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新闻中心   5-25   阅读:
T AAA

2019年5月23日14时,外国语学院“笃思励行”培英咖啡时间第四期“大学中的兼顾与取舍”主题座谈在昌平校区逸夫楼1008教室成功举办。在夏日温暖的午后,伴随着浓郁的咖啡香味,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副教授与叶阳婷、张可怡、杨雅尧、魏欣怡、李欣泽和任文程等6名本科生共同探讨了在大学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何进行兼顾和取舍。分团委书记许慧芳、副书记濮冰燕参加了此次座谈。

座谈开始,张艳萍回顾了在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的经历,她见证了七届外国语本科生的成长和发展。张艳萍希望通过本次主题座谈深入了解学生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与同学们探讨大学中兼顾和取舍。

座谈中,对于有同学因高考填报志愿的失误来到并非第一意愿的院校的苦恼,张艳萍表示高考的选择通常是依靠父辈对于社会的预判,有时会产生遗憾但不能一味沉溺其中。在大学中每个人都会不断经历观念的冲击和更新,不应有主观排斥的倾向,而要学会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这样才能真正明确自己所求。她鼓励同学们积极挖掘法大作为优势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人生的多种可能。随后,张艳萍就社团工作与学习的取舍为同学们提出了建议。首先她指出加入兴趣社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在工作中提升应变能力和统筹能力。同时她强调社团工作虽必要但不宜过多,同学们做出选择时应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在体验的过程中理性取舍,分清主次,才能得到最大化的自我成长。

接下来张艳萍与同学们关于选课问题展开了探讨。她建议同学们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判断,对于课程冲突要学会合理权衡,选精课,主动挖掘学校的课程资源。对于同学们关心的交流问题,张艳萍鼓励同学们在感受法大独具特色的思辨文化的同时,也要拓展视野,去了解感受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同时她表示外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方面有天然优势,应该把握住学校创设的大量机会出国交流体验跨文化的碰撞。视野打开之后,选择会更加客观,目标也会更加明晰。

在关于外语和法学双专业学习的取舍探讨中,张艳萍指出外语专业与法学的结合社会认可度高,在国家亟需涉外法律人才的当下,外语+法学的复合型人才就业前景广阔。随后,就出国与考研的抉择问题,她表示国外的硕士培养模式不同于国内,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对比国内培养模式中所提供的出国渠道,并对此进行合理的权衡。同时她建议同学们积极获取学校的相关信息,做好提前预判和规划。

在座谈的最后,张艳萍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一定要有所收获,在法大这片沃土中不断成长。在迷茫困惑时积极接纳朋辈的意见、老师的帮助。她表示,当代大学生是幸运的一代,要把握时代机遇,勇敢追梦,作出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砥砺奋斗,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笃思励行”培英咖啡时间第四期)

笃思励学计划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立足“外语+法律”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通过主题交流,多元督导等环节,汇聚学院教师、辅导员等多元教学力量,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与学业辅导相结合的学生育人创新模式。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主题交流的重要平台,“培英咖啡时间”将旨在聚合教师之力,督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业、就业挑战,培养“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涉外法律复合型人才。

编辑 陈韵如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