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2时,由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光明学术大讲堂第十四讲在昌平校区端升楼顺利举行。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新媒体研究所副所长黄金以及近百名本科生学子参加讲座。本次主讲嘉宾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我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小华,他以“媒体融合趋势及对人才的新需求”为题为新闻学院学子带来一场全面系统、意义深远的主题讲座。
陆小华以如何认识当今正在进行的媒体融合引入,从十个方面具体阐述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决策的基本框架,包括:使互联网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信息生产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移动优先策略、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及确保媒体融合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陆小华教授畅谈媒体融合趋势及对人才的新需求“光明学术大讲堂”第十四讲顺利举行)
陆小华重点强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核心差异在于效率,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生产、创造效率。此外,他还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何以互联网思维认识媒体融合发展,并指出,新媒体是时间概念、技术概念,更是传播模式概念,媒体发展史就是技术变革史、传播变革史以及社会变革史。
紧接着,陆小华以观察科技与传播变革的视角讲述了互联网的秘诀和5G时代催生的可能性变革。他表示,数据分析能力与处理能力是媒体的竞争力,而决定媒体竞争能力最大的任务是从传播走向再传播。随后,陆小华总结媒体融合时代下对人才的新需求,一是,系统化、体系化、流程化的思维,会抓重点、一语中的的能力及团队协作力。二是,对技术发展的领悟力、对可能带来变化的理解及对技术发展变化的敏感度。三是,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在坚守中国立场的基础上也要有全球视野。
讲座的最后,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徐州作点评。他指出,陆小华教授的讲座满怀激情、才华与智慧,代表着学院的实力、底色和文化,本次讲座全方位体现了他的问题意识、学术情怀、学术功力以及学术方法,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学会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要系统化分析,还要切中要害、把握核心。最后,刘徐州副院长再次代表全院对陆小华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