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由科研处主办、法律硕士学院承办的第十六期中国政法大学纵向项目论坛成功举行。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许身健教授主持,科研处副处长王青斌教授及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刘智慧教授、诉讼法学研究院王贞会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论坛伊始,许身健院长致辞,他指出,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双重使命,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应并行不悖。科研评价中,纵向项目是占权重很大的重要指标,高校教师申报纵向项目对自身科研发展可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在学校科研处的指导下,法硕学院于2021年纵向项目申报中取得了较大成果,陶乾、范伟、郜庆及李晓四位老师纵向项目得以申报成功,上述成绩对学院青年教师是很大鼓舞。然而,由于纵向项目申报竞争激烈,学院青年教师也亟需具有丰富申报经验的专家传经送宝。
王青斌教授从学校科研政策层面和申报书撰写两个方面展开讲解。首先,他介绍了我校科研项目申报政策,包括项目经费报销、项目经费政策转变以及项目奖励政策等。此外,王青斌教授指出,很多老师存在对“申报国社科项目”的理解误区,申报教师不应仅着眼于国社科项目,应拓宽视野,讲究策略,坚持申报,持续发展,最大程度提高申报成功率。王青斌教授着重讲解了项目申报书的撰写方法和有关细节,他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选题是重中之重。其次,文献综述部分应综合加工,而非简单罗列。第三,要注意创新点和重点、难点方面的撰写细节。最后,参考文献部分应尽量全面 。
刘智慧教授结合自身申报经历,从申报书的选题、课题论证及形式要求三方面进行阐述。刘智慧教授结合学院教师申报成功的项目题目,建议选题要在服务国家决策的基础上尽量体现与众不同、学科融合。所谓与众不同,并非一定追随热点,也无需追求“高大上”,有时基础研究经过精心打磨,注意题目与内容之间的契合度,反而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同时,学科融合与互补能够提高站位,创新研究方法,还最容易出研究成果。在课题论证方面应注重论证的整体性,突出论证结构的逻辑性,并通过申报书体现出申报人的学术积累以及在与申报项目相关研究中的投入。参考文献部分也不可忽略,切勿局限于标题上带有研究主题的文章,应尽可能实现代表性和全面性。另外,虽然申报书内容不可小觑,但形式规范也不能忽略。刘智慧教授强调在撰写申报书时一定要避免低级错误,并建议尽量用图表说话,以及关键词句突出显示等。
王贞会教授现身说法,他强调:选题的方向要抓重点,或服务于国家需求,或实现理论层面上的提升和突破。且题目的设定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要保持一定的理论深度,提倡做学科的交叉研究,但要立足于本学科,避免本末倒置。另外,陈述选题意义不要停留在笼统的概述层面,应当尽可能具像化。最后,要注意写作框架的完整度,严格按照申报书的格式撰写,详略得当。
三位主讲人发言完毕后,由法硕学院具有成功申报项目经验的老师进行分享。各位老师指出,在申报书撰写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要犯申报中无意中暴露个人身份这样的低级错误;二是不可忽视研究团队的重要性;三是应当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四是在看到政治性、政策性的题目时应尽可能与自己的专长进行结合;五是在参考文献部分,除项目主题文献外还应引用相关领域的专家文献,方能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最后,应当持续关注学校科研处、教科办的申报通知和信息,做到应申尽申。在交流环节,法律硕士学院韩文生书记也为法硕学院教师申报加油鼓劲。
最后,许身健院长对项目主办单位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以及三位主讲嘉宾表示感谢,他对学院今年的项目申报表达了丰收期待,向参会教师表达春节祝福。论坛在祥和气氛中圆满结束。此次论坛进一步激发了法硕学院教师对申报纵向项目的动力及信心,为后续申报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