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喜迎70周年校庆中欧特色课程巡礼之二十 | “法律推理和论证”

来源:中欧法学院   5-26   阅读:
T AAA

(特约通讯员 汪玥莲)为庆祝法大建校70周年,传承法大文化,传递法大精神,突出国际法律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中欧法学院推出中欧特色课程巡礼系列,全面介绍中欧法学院的特色课程。

“法律推理和论证”(Legal Reasoning and Argumentation)是中欧法学院2021级双硕士研究生的全英文专业核心课,由来自德国汉堡大学法学院的教授Hinrich Julius进行授课。Hinrich Julius是中欧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欧方主任,在中欧法学院主要参与欧洲法的授课。“法律推理和论证”是Hinrich Julius首次在中国法学位的课程中授课。

本课程在梳理法律论证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的外国法判决,尤其是德国法律判决。旨在通过分析既定的法庭判决和论证思路,锻炼学生用英语对已有判决的推理逻辑做出介绍和评价,从而进一步熟悉法律规范的适用体系。

法律推理和论证课程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主要分为教授授课和学生案例展示两大部分,因此该课程特别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Hinrich Julius授课目前主要分为七个部分,涉及法律及法律推理的科学性、法律适用(尤其是法律解释)的限制、法律渊源等多个方面。

(Hinrich Julius在介绍课程安排)

法律论证作为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直接关系到判决的理解和书写,以及当事人对诉求的提出。因此Hinrich Julius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展现司法实践下法律推理的逻辑步骤。如在“法律适用、论证与解释”(Rule application, argumentation, interpretation of laws)专题中,Hinrich Julius认为法律规定本身可以提供一种预测,即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判断违反规定之后的法律后果。但现实的案例情况纷繁复杂,如何将“现实事实”与“法律规定”进行对应是法律推理的重要环节。在此期间他列举了德国国旗的法律规定、“雨伞”案(Umbrella-Case)等具体案例,在案例问题的基础上,逐一拆解具体法条的构成要件进行对应,重现法律推理的步骤,从而向同学们展示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是一个无限贴近的过程。

Hinrich Julius强调案例的具体分析。同学们需要对司法实践案例做出分析。在案例展示环节,2021级硕士研究生每4人一组,共分为25个小组。每周2-4个小组对给定的案例判决思路进行分析梳理并做出评价,对比中国法的具体适用,探讨法律适用的共性和差异。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会参与到口语展示之中,这不仅对小组团队合作提出了要求,也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

同学在课堂进行案例展示

Hinrich Julius在本课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判决理由,并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判决的推理。同学们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判决的原始推理论证理由,做出分析和点评。案例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涉及不同的部门法案例,同时也涉及程序性事项的分析。如最近的一次案例展示,在一系列有关生育和医生责任的民事案件中(BVerfGE 96, 375 Bundesvefassungericht)中,同学们探讨了在德国民事争议合并为宪法诉讼的程序问题。

分析的案例为外国法案例,在教授的提问中也多次要求同学们就案件涉及的问题在中国法规定下进行对比分析。这一设置不仅有助于对比中外法律的差异,也促使同学通过中国法律的规定,进一步练习和运用法律推理和论证。

Hinrich Julius在线点评同学的案例展示

在案例分析结束之后,Hinrich Julius会进一步提问或者点评案例展示。他在前期案例展示情况的基础上,总结认为同学们在展示时表现出了良好的法律分析能力,但同时指出作为非英语母语者,大部分同学在口头展示中存在过多依赖课件,展示人与聆听者的交流互动降低的问题,期待同学们在今后的课堂练习中逐步克服。

为期12周的“法律推理和论证”课程已经过去大半,在疫情期间前期主要采取“老师线上直播+学生线下到课”的方式。后期随着疫情防控管理的需要,主要采取全线上授课方式进行。老师和同学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加强线上教学的互动,相信在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会有更大的收获。

编辑 实习编辑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