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local/8/F5/6F/D6E0B91E8E411EBCC8F976F4AEB_27DDBF3D_5013B.jpg?e=.jpg)
2014年12月6日至7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北京市法学会军事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军事法治前沿论坛”在我校学院路校区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法治问题”,组委会收到各方投稿论文共计67篇。出席本届论坛的有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国防法制司原副司长姜秀元、总政治部司法局原局长石成林、解放军军事法院原副院长黄林异、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原部长雷渊深、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苗林等来自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还有来自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西安政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武警总部、武警工程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42所军地院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海副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期待这次论坛研讨会围绕 “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法律问题”,结合国家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产生丰硕的研讨成果。北京市法学会党组书记苗林、军事科学院雷渊深将军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__local/C/A6/41/787F40FE0FFF9A0D2C77F593CF2_79CCE521_48F39.jpg?e=.jpg)
本次论坛围绕“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法律问题”这一主题,分为五个单元进行研讨。
论坛第一单元讨论的主题为“国防与军队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少瑜研究员主持。南京政治学院汪保康教授、西南大学姚茂斌教授、西安政治学院谭正义讲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张建田教授、总参谋部法制宣传教育中心邱飞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丛文胜教授分别进行了评述。在本场讨论中,汪保康教授强调,现阶段我国的军事立法改革稳步推进,在此进程中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平时军法“战时化”、保密法规相对“公开化”、国际武装冲突法“国内化”、军事立法技术科学化以及战时军人行动手册“法典化”是最为重要的五个方面。姚茂斌教授介绍了国防法的法律部门问题,从“国防法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丰富了国防法的法律部门内涵”等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防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现实可能性。谭正义教授指出我国军事法学经过三十余年的繁荣发展,初步构建了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但研究中移植复制一般法学理论成果痕迹明显,对军事法的“个性”或特殊规律性的揭示不足,未来军事法学的理论创新,要在转换研究范式、更新研究方法、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三个主方面作出努力,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化军事法的研究。
第二单元讨论的主题为“海空法律问题研究”,由中国政法大学张柔桑教授主持。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毛国辉教授、大连舰艇学院宋云霞教授、海军广州兵种指挥学院张传江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刘宗胜教授、湘潭大学李伯君副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国务院法制办政法司原副司长姜秀元、国防大学孟凡明教授、海军北海舰队法律服务中心王明勇主任、海军学术研究所解德海副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李强讲师分别对上述主题发言进行点评。在本场讨论中,毛国辉教授发表见解强调制约太空军备竞赛、防止太空武器化已成为维护太空安全、维持全球战略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构建和完善包括空间物体登记制度、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及核查制度在内的太空安全监管制度。张传江副教授认为鉴于南沙岛礁主权争端的背景、特点与现状,需做好必要的法律斗争准备,准确、客观、全面地预判和分析发生海上武装冲突时需要面对的各种法律问题,并研究制定应对之策。刘宗胜教授指出南海主权争端近年来呈愈演愈烈之势,我们应对南海主权权益争端应采取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确定对南海行使管辖权的基础和范围、考虑接受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策略。
第三单元讨论的主题为“域外国防与军队法律问题研究”,由广和(北京)律师事务所刘广滨律师主持。美国世兴公司总裁赵嘉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武装部队合作代表Peter Evans、华东政法大学管建强教授进行主题发言,中国政法大学张连凯讲师对管建强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赵嘉国总裁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从事低域航空业务的经历和感想,介绍了低域航空、国防建设与美国的经验。Peter Evans联系实际海战中面临的问题介绍了海上武装冲突法的最新发展以及仍有待解决的问题。管建强教授以日本宪法和国际法为视角,就日本政府歪曲和平宪法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了修改宪法不属于日本排他性的主权事项的结论。
第四单元讨论的主题为“武警法专题研究”,由武警部队总部法制办杜树云主任主持。武警学院刘红岩教授、武警警种学院苗吉伟副教授、武警警官学院李科副教授、武警工程大学欧阳华教授分别进行主题发言,武警工程大学李可人教授、武警后勤学院聂秀华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张艳副教授、武警警官学院王永振教授分别对上述发言进行了点评。刘红岩教授认为为了推动军队体制改革有必要建立军事警察制度,并对其必要性、现实基础及制度构建的初步设想进行了阐述。苗吉伟副教授介绍了武警部队执行反恐任务的法律基础,提出了在反恐怖主义法中科学构建武警部队执行反恐任务法律制度的构想。李科副教授认为在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大趋势下,依法治警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推动依法治警方能推动武警部队健康发展。欧阳华教授提出,武警部队体制形态上的特点是执行任务上的地方性和部队建设上的军事性,研究武警部队组织形态目的在于为改革发展武警组织体制形态提供借鉴。
![](/__local/D/6E/86/BD2FC746055BBA06E9927E3BBAD_CD95C506_394DA.jpg?e=.jpg)
第五单元讨论的主题为“国际法相关问题研究”,由海峡两岸交流中心苗京平副主任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李卫海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谢丹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潘国平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西北政法大学杨永康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肖凤城教授、西安政治学院朱雁新副教授分别对上述发言进行点评。李卫海副教授结合自己在日本担任客座教授的经历介绍了该发言主题的选题背景,进而介绍了美国法律战研究的起源和现状。他指出,在美国针对法律战有三中不同的观点: “作战方法论”、“恶意滥用论”及“极端保守论”;对于如何实施法律战则存在四种方式,即战前的制裁、开战的辩护、战时的实施和战后的惩处,同时还存在被动实施法律战的情形。最后李卫海副教授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时指出,作为学者应当潜心治学、静心研究,尤其是在文章写作时更应摆脱外界的干扰。谢丹教授从国际法理论、国际条约法和习惯国际法三个角度对南海领土争端涉及的“50年说”进行全面的法理分析,认为此说缺乏应有的国际法支持和国际实践。他指出,中国可以采取法理斗争、外交努力乃至强行驱离的方式维护南海主权。潘国平教授就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及军事同盟法律问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
本次论坛的每一单元都安排了自由发言的环节。在自由发言阶段中,各位学者各抒己见,就学术观点相互碰撞,会场学术气氛浓厚、热烈。
![](/__local/D/F7/EC/A129FD74DBC16C886CAD358E3C2_223CF4F9_4F8B1.jpg?e=.jpg)
上海武警政治学院周健教授受论坛委托做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总结,梳理了军事法学科一年来的十件大事和本次研讨会的新观点、新概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教授做了大会总结,她表示八届论坛见证了军事法学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军事法学研究取得了诸多重大成果,令人振奋;同时也深感继续繁荣军事法学研究任务艰巨,论坛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薛刚凌教授热情邀请与会领导、学者参加下一届论坛,继续为军事法学研究贡献力量。中国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李卫海副教授主持闭幕式,李卫海副教授代表军事法研究中心感谢与会领导、学者对论坛的支持并宣布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