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致敬荣光 续写华章——法律硕士学院举办辛崇阳教授荣休仪式暨法硕教育教学研讨会

来源:法律硕士学院   6-28   阅读:
T AAA

(特约通讯员 刘雪城)为表彰法硕退休教师对学院建设和发展做出的贡献,学习和传承前辈法硕人关于法硕教育的宝贵经验和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营造富有激情、活力和凝聚力的学院文化,激励全体法硕人砥砺前行,6月20日,法律硕士学院在海淀校区隆重举行“辛崇阳教授荣休仪式暨法硕教育教学研讨会”。院长许身健,党委书记韩文生,副院长刘智慧、副院长梁敏,院长助理刘炫麟,以及法律硕士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荣休仪式由副院长梁敏主持。梁敏表示,学院举办辛崇阳教授荣休仪式,就是致敬辛崇阳教授教师生涯的荣光,表彰辛崇阳教授为学院、学校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激励新一辈法硕人继承老一辈奋发上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定立德树人初心,勇担教书育人使命,爱岗敬业,务实创新,作风优良,不断续写法硕教育事业新的华章。

韩文生在致辞中高度评价辛崇阳教授对学院建设和发展所做的贡献,同时,在学校建设和改革发展中,辛崇阳教授也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韩文生最后祝福辛崇阳教授退休生活愉快、幸福美满。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为辛崇阳教授制作的工作剪影《难忘的回忆》,回顾了辛崇阳教授在法硕学院工作的点点滴滴。

视频结束后,许身健向辛崇阳教授颁发荣休证书。许身健代表学院向辛崇阳教授致以真诚感谢和崇高敬意,祝辛崇阳教授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李建红代表学院向辛崇阳教授献花,祝福辛崇阳教授荣休后的生活花开艳丽,美好幸福。

会议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视频《美好的祝福》,学院40多位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辛崇阳教授的感激、不舍和祝福之情。

私法教研部乌兰老师、公法教研部石亚淙老师、办公室主任李建红、教学科研办公室黄徐静老师表达对辛崇阳教授的感谢,为辛崇阳教授的人生新阶段送上了祝福。

辛崇阳教授发表了荣休感言。他感谢法硕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为他精心策划的精彩而难忘的荣休仪式,感谢学院和同事们为他精心制作的视频。辛崇阳回忆了自己入职法大24年的日子,感念青年教师在各种环境下的成长和进步。辛崇阳期待法硕学院在现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再创佳绩,更上一层楼,继续引领中国法硕教育的方向。

许身健对辛崇阳教授给予高度评价,他感谢辛崇阳教授为学院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认为辛崇阳教授对于法硕教育的贡献更加难能可贵。法硕学院今天举办辛崇阳教授荣休仪式,就是讲述前辈法硕人的故事,相信法硕人将牢记前辈的贡献,牢记历史,使法硕学院越办越好。辛崇阳教授所代表的老一辈法硕人的信念和力量,也将会在法硕学院这个团结有爱的集体中继续传承下去。

随后举行的法律硕士教育教学研讨会,由副院长刘智慧主持,辛崇阳教授点评。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韩国法研究中心主任吴日焕应邀参加了本阶段会议。

刘智慧表示,本次法硕教育教学研讨会,旨在总结和分享辛崇阳教授20多年的法硕教育教学理念,总结法硕教育的经验,展望法硕教育的未来,同时借鉴国外法硕人才培养模式,更好推动法律硕士学院法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研讨会分“法硕研究生选拨方式探索与实践”、“法学基本功与实务教学” 和“涉外法硕人才培养实践”三个主题。

辛崇阳教授对五位老师的发言逐一点评。关于法硕人才的选拔问题,辛崇阳教授认为,目前的法硕入学考试侧重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真正发掘优秀的、适合学习法律的学生,可以尝试改变考试内容,从考察法律知识转变为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和表达能力等学习法律的潜质。谈及法律基础和实务能力的培养问题,辛崇阳教授指出,学生是否掌握法律思维和方法是法硕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如与讲授课配套,多开设案例课或研讨课等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方法,在注重法律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关于涉外法硕人才的培养问题,辛崇阳教授谈了涉外法硕应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并特别强调涉外法硕生应派出国外学习问题。

自由讨论环节,私法教研部刘保玉教授对法硕教材定位和法律思维的培养谈了自己的看法。

许身健对本阶段的研讨做总结发言。他说,辛崇阳教授等学院前辈关于法硕教育的经验及智慧不论是对现任的法硕领导还是专任教师,均大有裨益。学院应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再创辉煌。许身健院长对辛崇阳教授十几年来对于学院建设、教学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建筑保留等方面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对辛崇阳教授参政议政的成绩表示钦佩,并为辛崇阳教授的荣休生活送上祝福。

会议最后,大家共同唱起《同一首歌》。在热烈的掌声和依依不舍中,辛崇阳教授荣休仪式暨法硕教育教学研讨会圆满结束。

编辑 黄楠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