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2014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我校再获佳绩

来源:法学院 国际法学院   12-18   阅读:
T AAA

??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落下帷幕,我校两支参赛队伍思渊一队、思渊二队均取得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首都高校中充分展现了法大学子的人文素养及博雅风采。

人文知识竞赛属于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市级7大学科竞赛之一,参与高校众多,影响持续广泛。自5月赛事启动以来,我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副校长张桂林亲临校内选拔赛现场,为选手加油鼓劲,并提出殷切希望。她鼓励法大学子借此契机,充分展示我校多年来人文素质培养的丰硕成果;同时,希望每位积极参赛的同学不仅收获知识,收获经历,更收获成长。经过校内层层选拔,最终,人文学院梁倩文、李苑溶,法学院杨然、马鑫鑫,刑事司法学院姜瀚林、易李,国际法学院黎师昊、魏依洋、付震,民商经济法学院孙思壮等10名同学进入校队接受系统培训。

本届人文知识竞赛,由刘震、盛百卉、刘黛三位老师担任指导教师。三位指导教师团结高效的协调配合,使训练进度得到良好保证。教师和队员采用开会、公邮、微信等方式定期交流互动,推进备赛工作。特别可贵的是,去年曾指导比赛的卢燕娟、钱雪 松两位老师及老队员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仅提供参考资料,更不时给予帮助。人文学院哲学系曹万成老师专门为队员进行长达4小时的西方哲学史串讲。在众多老师、同学的帮助下,队伍备赛工作顺利进行。

初赛于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队长黎师昊带领思渊一队晋级半决赛,队长杨然带领思渊二队晋级复活赛。

??在11月16日的半决赛中,思渊一队着装整齐,精神昂扬,以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在才艺展示环节脱颖而出。古诗创作答辩环节,魏依洋、付震主笔的《话低头》格律准确、文辞古雅、用典脱俗,得到评委一致赞扬。策问论辩环节,黎师昊、李苑溶、梁倩文立论扎实,驳论有力,紧扣主题“德行培养应以认知为先”进行精彩论述。最后的剧本答辩环节,黎师昊针对评委高难度提问侃侃而谈,凭借剧本《范仲淹》将一代名臣的文治武功和刚直气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各项综合评分后,思渊一队荣获大赛二等奖佳绩。

?

?11月中旬,思渊二队接到复活赛通知。三位指导教师安排队员分工协作。在艺说专业环节,姜瀚林、孙思壮充分发挥曲艺才能,采用快板形式进行底本创作。人文剧本演绎环节,杨然拟定剧本主题、拿出初稿,并和思渊一队魏依洋细心打磨,几易其稿。易李、马鑫鑫则承揽视频、音乐、PPT制作全部工作。长达一个月的备赛工作,从定稿到排演,从服装道具采购到积极邀请外援,我校参赛队伍对每一细节都力臻完善。法大舞月汉服社、曲艺团,思渊一队魏依洋、李苑溶,人文学院张姝婧、法学院郑增、国际法学院黄晓佳等,在流程推进和道具准备等方面提供诸多有益支持。值得一提的是,表演使用的部分服装、道具、饰物由队员亲自制作,力求于实践中充分体味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12月14日复活赛当天,全队5人长袍大褂,整齐划一,艺说专业表演先声夺人。姜瀚林、马鑫鑫、孙思壮、杨然衬着竹板,节奏欢快,声情并茂讲述法大精神,易李则挥毫泼墨,在卷轴题写“法治天下”口号。对于法大学子的精彩表演,现场5位评委激赏不已,给出全场最高分。在人文剧本表演环节,指导教师、后援同学全部上阵,配合队员迅速上妆,沟通耳麦、灯光、音效。孙思壮饰演的赵明诚琴弦甫动,即抓住众人心弦;易李饰演的少年李清照一出场,便紧紧吸引观众目光;马鑫鑫的侍女带着天真无邪的娇俏,杨然的中年李清照有着水样的沉静平和,姜瀚林的乡邻透着鲜明的世俗品格,这些角色都给现场评委及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剧本答辩环节,评委对剧本设置、角色丰富度、矛盾冲突、现场表演均给予极高赞扬。队长杨然针对评委提问,将李清照一生用不同时期的诗词串联起来,充分呈现了饱满动人的爱国女词人形象。精雕细琢的剧本至此光荣绽放,评委再次一致打出全场最高分。综合初赛成绩,思渊二队以复活赛冠军身份荣获大赛二等奖。

???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