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探城寻韵”系列城市文化课:走近湖南益阳,体验“湘年”文化

来源:孔子学院办公室   2-23   阅读:
T AAA

当地时间1月27日至31日,充满中国年味的“走近湘年”文化活动周在我校共建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布大孔院”)下设加拉茨教学点开展。活动由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陈娇策划。她结合湖南益阳的城市文化和习俗特色,通过知识讲解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春节的文化内涵,还带领学生体验了湖南益阳的城市文化特色,展开一场跨越山海的民俗对话,感受别具“湘味”的中国年。

第一个活动以“春节的故事”为主题。陈娇通过视频短片和互动问答,向学生们呈现了春节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习俗——从古代驱邪祈福的传说,到现代贴春联、吃团圆饭的传统,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理解了“年”的意义。

(陈娇讲述中国年文化)

紧接着,陈娇以“舌尖上的年味”为切入点,介绍了湖南益阳特色的腊味年菜,并通过图片展示了益阳家庭围炉守岁的温馨场景。“原来中国不同地方的春节习俗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就像罗马尼亚的圣诞传统一样!”一名学生感慨道。

同时,陈娇特别介绍了湖南益阳的花鼓戏,它不仅是当地的传统戏曲,也是春节期间拜年的重要习俗之一。花鼓戏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广受欢迎,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很多家庭都会邀请演员到家里表演,寓意着“送福迎新”。她为学生们讲解了花鼓戏的相关内容,强调了它如何在新春佳节中传递祝福与好运,并为学生展示了花鼓戏的表演片段。看到演员们用欢快的鼓点和生动的舞蹈表达祝福,学生们纷纷感叹:“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又充满活力的传统!”

活动现场,师生们还先后学习了拜年的吉祥话“恭喜发财”“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学唱了简单的汉语拜年歌,稚嫩的“新年好”歌声此起彼伏,平添节日氛围。

(学生学习拜年祝福)

最后,陈娇将剪纸和湖南传统舞龙元素融入文化体验活动中。学生们不仅用红纸剪出精美的“春”字、“福”字等纹样,还巧用各种简单的道具,“化繁为简”——以纸杯为骨架,画笔为鳞片,铁丝连接龙身,辅以颜料点缀,制作出别具童趣的“环保小龙灯”。加拉茨第四十二小学的安娜舞动着龙灯说:“我用30分钟让纸杯变成了龙!真的太有成就感了。”

(展示龙灯作品)

湖南益阳是“探城寻韵”系列城市文化体验课程的第一站,该活动得到罗马尼亚当地媒体“多元文化杂志”(罗马尼亚语:Jurnal M ulticultural )的报道。陈娇结合春节与湖南地方文化特色,创新文化课程,让学生们既感受中国年的浓厚氛围,又加深了对中国城市湖南益阳的了解与认知,让城市文化走进罗马尼亚民众的视野。未来,布大孔院将继续开展本土化城市文化课程与创新传播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用更贴近海外学生生活的载体,传递中华文化的温度与智慧。

编辑 陈睿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 微博 |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