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商学院举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专题导师培训会

来源:商学院   3-14   阅读:
T AAA

3月13日上午,商学院在海淀校区综合81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第一次研究生导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会以“全国两会精神解读”为主题,特邀全国政协委员、商学院院长商文江教授做专题报告。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商学院老师积极参与。

(商文江院长解读全国两会精神)

商文江首先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框架进行了梳理。他指出,报告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明确了本年度的主要预期目标,并围绕目标详细阐述了各领域的重点工作举措。最后,报告强调了政策落实的体制机制保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解读报告内容时,商文江特别强调了教育与创新领域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将持续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报告还提到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这些举措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指明了方向。

(导师培训线下会场)

在创新与产业方面,商文江详细解读了报告中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内容。他提到,国家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并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这些政策导向为高校的科研创新和产业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报告中,商文江还提到,自己在两会提案中呼吁加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推动高校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围绕“产业”这一重要抓手建设自主知识体系。商文江说,当前高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教学内容与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和企业运营实践存在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他建议,高校应加强对产业的系统深入研究,培养具有复合知识能力的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实际需求。

(导师培训线上会场)

此外,商文江还特别呼吁广大教师积极思考“人工智能+”的教育培养方式。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面临深刻变革。他提到,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已经建立了合作协议,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整合师资资源、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商文江鼓励商学院教师借鉴这一模式,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教育创新路径,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此次报告会不仅为导师们提供了深入学习两会精神的机会,也为新学期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会导师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对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培训会是商学院2025年导师培训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后续还将围绕研究生培养、科研创新等主题开展更多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指导能力。


编辑 陈睿

关闭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