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欧法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通过开设《方法论与学位论文写作》课程,加强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指导,夯实论文写作基础,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月18日,中欧法学院《方法论与学位论文写作》课程在明法楼305教室举行。民商经济法学院席志国教授以“法学学术论文写作”为主题,为研究生系统解析学位论文写作规范与学术研究路径。

席志国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开启课堂,强调学术研究需持之以恒,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写作方法需要在长期训练中逐步掌握。课程围绕“写什么”和“如何写”展开指导。
在选题方面,席志国强调,选题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最好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应聚焦一个核心问题,避免多主题。题目范围应大小适中且具有创新性。通过列举各种成功与失败的选题,他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选题的要点,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选题失误。关于“如何写”,席志国指出,文献阅读是学术写作的基础,同学们应从教科书、文章和专著入手,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找出空白的研究领域。在论文写作规范方面,席志国认为,标题应简洁凝练、准确新颖,下一级标题不应与上一级标题相同。论文写作需准确使用专业术语,语言应流畅、客观,避免使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此外,文章内容需关注中国本土问题。硕士学位论文应优先通过解释论的方法,对现有法律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而不是通过立法论的方法直接提出修改法律的建议。在研究方法方面,席志国提到,硕士学位论文可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此外,席志国提醒各位同学,参考文献需遵循权威、全面、最新的原则,确保文献的高质量和时效性。
课堂尾声,席志国以苏轼《定风波》中的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同学们共勉。愿同学们以扎实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书写自己的学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