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欧法学院举办“津梁讲堂”系列讲座

来源:中欧法学院   3-28   阅读:
T AAA

为切实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助力学位论文高质量写作,中欧法学院推出“津梁讲堂”系列讲座活动。该活动旨在构筑院内各年级同学、毕业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朋辈榜样的学业经验分享,帮助同学们攻克论文写作、导学关系、学务推进中的“痛点”“难点”。

3月21日,第一期“津梁讲堂”讲座通过线上形式举办。本期讲座的主题为“学位论文写作经验分享”,特别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中欧法学院2020级双硕士于占洋担任主讲嘉宾。于占洋结合自身学术成长经历,系统梳理了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针对“为什么写论文”这一根本问题,他提出“以写促记”的核心观点,强调论文写作是深化问题认知、构建学术思维的重要路径。在选题策略方面,他建议通过和导师交流以及文献研读捕捉创新切口,并着重指出夯实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他强调阅读相关领域基础著作,推敲论文框架,是动笔前不可或缺的学术准备。面对论文写作中的常见挑战,于占洋从逻辑构建、文献引用、创新点挖掘、论文修改等多个维度给出具体建议。活动最后,针对会前征集的共性问题和现场同学的及时提问,于占洋逐一进行了细致地解答,为线上参会的同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写作指导。

3月25日,第二期“津梁讲堂”讲座通过线上形式举办。本期讲座的主题为“如何更好地与导师沟通”,特别邀请南京大学法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中欧法学院2021级双硕士范继文担任主讲嘉宾。范继文围绕师生关系、日常沟通、论文交流及程序事项沟通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经验分享。他强调,与导师日常沟通要做到“勤、简、达“,鼓励同学们主动向导师汇报进展,汇报前提前梳理问题,汇报中确保导师能够准确理解自己的想法。在论文交流方面,范继文结合自身写作经历,分享了中欧法学院中国法与欧洲法论文写作的不同特点。他建议大家合理规划时间,重视论文排版细节,以展现专业态度,提高导师反馈的质量和效率。此外,他还提醒同学们,导师在行业内的经验丰富,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研究方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座的最后,范继文逐一解答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安排导师见面的时间、如何提前做好准备、未来规划与职业选择等具体问题,并为同学们分享了求职国央企、考公及读博的个人经验,提供了十分务实的建议。

“津梁讲堂”系列讲座全程聚焦学生实际需求,将持续发挥朋辈引领作用,邀请更多优秀学子分享学术经验,助力全院形成互学共进的学术氛围。

编辑 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