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应邀在海淀校区作学术报告,主题为“从两会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本次讲座依托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模式:理论与实践》进行,由经济系、经济学党支部联合举办,是商学院“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的第十六讲(2025年第2讲),也是经济学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相关工作的组成部分。经济系主任邓达、副主任黄立君,选课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和校友共60余人以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其中线下29人。经济学党支部副书记、经济系副教授熊柴主持本次讲座。

罗志恒现为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高级经济师,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南开大学税务专业硕士校外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实践导师,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撰写的多篇报告获得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多次参加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工信部等部门的座谈会和专题讲座;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著有《行走财税中国》《城投转型向何处去》等专著。

罗志恒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总体信号是更加积极有为。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运行逻辑从效率优先转变为安全优先,引发全球经济再平衡及各国经济循环、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内看,2025年中国经济运行有三条主线:特朗普2.0冲击、地方化债形势和房地产止跌回稳。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学习,建议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关注新提法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序调整;二是把握通稿基本框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肯定去年成绩,对形势的判断强调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但长期向好,把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作为政策首要目标,即实现GDP增速5%左右,明确2%通胀目标以推动物价合理回升等。主要内容包括: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赤字率首次达到4%;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从2024年的第三项工作提前到第一项,要求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明确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等。
最后,熊柴对讲座进行总结。他首先感谢罗志恒的精彩分享和对法大商学院的长期大力支持,今天的报告至少有三大特点:一是视野宏大。融汇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多重视角,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分析;二是观点鲜明。不管是国际形势、国内形势,还是两会报告,都以非常精准的关键词进行了概括,这使得核心观点非常清晰;三是深入浅出。通过理论逻辑把现实事件、数据等有机串联起来,这使得受众能够深入理解。
商学院“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于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依托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启动,课程目标在于拉近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现实的距离,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本学期“市场首席进校园”系列讲座首次拓展至春季学期的《中国模式:理论与实践》课程,计划举行3次。第十七讲暨2025年第3讲将于4月2日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