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让每一名法大学子拥有一项特长 中国政法大学“青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

来源:社会学院  唐铭泽   5-23   阅读:
T AAA

为贯彻落实学校“双一工程”要求,使“让每一名法大学子拥有一项特长”的育人理念落地见效,社会学院团委特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青羽’羽毛球俱乐部”。

5月21日下午15时,中国政法大学“青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仪式暨学校高水平运动员表演赛、俱乐部成员友谊交流赛,在昌平校区启运体育馆羽毛球场举行。体育教学部主任贾海翔、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杨学志、校团委副书记付睿智、体育教学部羽毛球教师李楠与俱乐部成员出席活动。活动由社会学院团委书记唐铭泽主持。

杨学志在致辞中指出,成立“青羽”羽毛球俱乐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体行动。他强调,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青羽”羽毛球俱乐部的成立是落实学校“双一工程”的关键举措,“让每一名法大学子拥有一项特长”不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更是使学生培育阳光心态、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他对体育教学部与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和担任俱乐部技术顾问的专业教师与高水平运动员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学院将始终把资源投向学生培养最需要的地方,希望俱乐部成为联结师生校友的精神纽带,成为孕育优良运动氛围的第二课堂,成为“双一工程”推进落实的开拓先锋。

社会学院边易非同学作为俱乐部成员代表发言,他向为俱乐部成立付出心血的领导、老师、部门及筹备团队致以诚挚谢意。他表示,“双一工程”是俱乐部得以诞生的重要契机,而师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则是俱乐部成立的内生动力。他回顾了学校羽毛球运动的深厚基础:首都高校羽毛球锦标赛上屡获佳绩的法大羽协、赛场上奋勇拼搏的各学院羽队、社交平台上热度不减的“约球”话题,都彰显着这项运动在法大人心中的独特地位。他谈到,俱乐部的成立精准回应了师生需求,更以“不限身份、不限水平”的开放姿态,让不同背景的羽毛球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为学生特长培养开辟了新路径。

在热烈的掌声中,杨学志宣布“青羽”羽毛球俱乐部正式成立,并宣读管理层名单。

付睿智为管理层代表颁发聘书。唐铭泽任俱乐部主席,杨昊烨任俱乐部执行主席,王玥萌任俱乐部经理,贾海翔、赵鹏程、李楠、王子嫣、童浩然、王梓璇、解铭睿、傅锦诗组成技术顾问团队,为俱乐部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贾海翔代表学校向俱乐部赠予羽毛球拍、羽毛球,传递学校对俱乐部的关怀与期许。俱乐部成员代表、民商经济法学院王民同学与刑事司法学院罗泽林同学接受赠予。

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

成立仪式结束后,学校高水平运动员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赛。运动员们精湛的技术、默契的配合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充分展现了法大羽毛球项目的专业水准。友谊交流赛环节中,师生踊跃参与,按工作人员指引组队竞技,现场气氛热烈欢快。选手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切磋技艺,充分诠释了“以球会友、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也让“青羽”俱乐部的活力与凝聚力得到生动展现。

中国政法大学“青羽”羽毛球俱乐部的成立,将搭建起联结师生校友、联系校园内外的重要桥梁,成为凝聚法大人力量促进学校发展的精神纽带;将孕育起优良的运动氛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成为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育人阵地;将使“让每一名法大学子拥有一项特长”的理念在羽毛球领域落地见效,成为我校“双一工程”实践落地的关键举措。未来,俱乐部将依托专业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努力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引领更多法大人在运动中享受快乐、培养特长,让青春在拼搏与汗水中绽放绚丽光彩!

编辑 陈睿

关闭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