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商学院成功召开2014年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

来源:商学院   5-19   阅读:
T AAA

5月8日14时,商学院2014年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在学院路科研楼B211会议室举办。商学院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会,院长孙选中教授、分党委书记李晓教授、主管教学副院长马丽娜教授出席并讲话。本次会议是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第七届本科教学观摩活动的通知,在教学观摩活动的基础上召开的。4月21日和22日,在马丽娜的带领下,我院教师分别观摩了霍钊博士讲授的《统计学原理》和刘婷文博士讲授的《微观经济学》,观摩人数达33人次。校教学督导员侯廷智教授受邀观摩了《统计学原理》课程的讲授。

会议首先由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立君副教授和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志雄副教授进行点评。黄立君对刘婷文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每年一次的教学观摩活动对教师成长非常有益,是一个学习和共同提高的过程。她说,刘婷文的讲授在三个方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她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一个问题列举了大量的相关文献,逐一分析,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其次,利用语言上的优势,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带动学生获得真知;再次,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今后需加强对教学进程的时间安排和教学互动,做到自然而然的导入新内容。刘志雄对霍钊的《统计学原理》课程进行了点评。他认为霍钊的讲授内容丰富,课堂活泼,和学生一问一答,有着良好的互动,教学态度严谨认真,PPT制作整洁美观,讲授自然发挥,学术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广泛,引入同行在概念上的不同观点,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对霍钊今后的授课也提出了他的期望。PPT要简练,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介绍新概念,要把讲解过的相关概念拿出来做对比,既回顾了旧概念,又对新概念加深了理解。霍钊和刘婷文也表示今后要不断磨练,积累经验,通过听课向老教师学习授课经验。

在自由发言阶段,陈明生认为新老师需要三年的磨合期,才能达到最好的授课效果。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永恒的话题,所有教师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王一民作为一个授课已超三十年的老教师,他把授课的感受分为三个阶段。从紧张到熟练再到谨慎,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新教师特别希望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唯恐遗漏知识点。经过三十年的历练,现在就会抱着与学生探讨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孙忠群谈了他在澳大利亚访学过程中的感受,他认为授课要知识性和娱乐性高度结合,才能让知识有效的接收。顾凡也谈了他授课1年来的感受,他说,新老师首先要把形式做好,逐渐适应商学院活泼的教学模式。张淑静就教学风格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不同的课程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应用型强的课程制作简单的PPT,将互动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理论性强的课程,则采取论文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参搜集资料、选题工作,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加强对新理论的理解,而不是去关注论文质量。巫云仙介绍了授课发音技巧。一是要低声发音,保证学生听课不疲劳,再就是丹田发音,保护教师用嗓健康。好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堂课都有新的内容奉献给学生。新教师要逐渐适应从整体上掌控节奏,对内容有个完整全面的设计。她还介绍了怎样利用pearson的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的情况。

李晓用他那富有激情的演讲方式谈了他对教学的几点看法。首先,他认为课堂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内容讲出来,就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异点来讲解。其次,他认为学院的学科实践性强,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关注时事、前沿,接触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关注90后的思想,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用著名的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过的一句话: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再次,各个学科都在不断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教与学的融会贯通,就要把教与研结合起来,通过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展现思与学的辩证关系。最后,他谈到教学要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相结合。没有预习,就无法开展有效的课堂讨论,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所以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管理改革,使学生有课前预习的积极性,珍惜课堂讨论、互动的机会。

马丽娜针对以上发言做了小结。她说,教学观摩、基本功大赛是我院每年固定会进行的教学研讨形式。她认为学科不同,教师的个性不同,授课方式也会各有特色,要善于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我们这两年把新教师推到一个较高的平台,让他们一步到位,有利于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这些新教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外面崭新的思想,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要注意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点,积极创新。在技术层面上,要注重训练语速、语音和语调,教师的一颦一笑,都要具有魅力,让听课变成一种享受。年轻教师要练好板书,这也是教学基本功之一,要对得起大学教师这个称号。

孙选中参加了全程研讨,并最后做了发言。他说,我们这次研讨,也可以作为今年的校庆活动之一。新教师因为教育背景、经历不同,一开始就有较高的起点,对老教师是一个挑战。经常做这样的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时代在前进,思想认识不断改变,学习需求也在改变。哈佛商学院认为现代教育最好的模式是“以参与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还专门成立了相关机构,要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世界。这种模式强调以所有参与到课堂的人为中心,合格的参与者要有自己的贡献。这种模式更强调互动,这种互动离不开语境、问题和案例三个方面。加上各种形容词,就创造了各种语境、问题和案例。语境的形成在课外,哈佛学子为了参与课堂,课外阅读量在15-20万字,图书馆24小时灯火通明。而我们还在延用60年代的教学环境,还没有普及先进的环形教室。最后他希望能有机会召开一个研讨会,让学院在世界知名大学有着求学和访学经历的教师们来介绍各校的授课方式,以供参考和研究学习。

整个研讨会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