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群英共聚 先声激辩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第一期先声论坛

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4-25   阅读:
T AAA

4月22日晚19时,由我院学生会主办的第一期先声论坛在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贫富差距的抑制——如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为主题,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哲学院周濂教授、我校人文学院邓文初教授、法学院汪庆华教授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庞金友教授。四位嘉宾与同学们深层次探讨“两会”结束后引发热议的一系列社会公平问题,探寻巨变中的未来中国发展之路。

活动伊始,担任嘉宾主持的庞金友教授引出了此次选题的缘由。他认为“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是一个关于政治、法律、哲学以及历史的庞大话题,来自不同学科的四位老师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定能呈现一场思想碰撞与交流的盛宴。在热烈的掌声中,讲座进入正题。

周濂率先发表了他的看法。他首先辨析了概念,指出贫富差距是一种经济事实而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随后他以热播影片《了不起的盖茨比》为切入点,以哲学的角度向大家提出一系列以小见大的社会问题,并提出社会流动性这一概念。

汪庆华从教育入手,阐释社会公平中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和成因。同时,他还根据富人财富来源等现状提出“民主程序”的税收和社会福利等缓解社会不公的措施。汪庆华发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乡愁”、“神秘主义”等定义引人深思。

邓文初则从历史角度探究了国家制度、权力等深层次的因素,引出“公平冲动”这一加速贫富差距的概念。他以橄榄型社会的形象比喻分析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同时引经据典,论证了贫富差距现象在历史中的客观发展规律。

庞金友对三位老师的看法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将话题引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性问题上。三位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周濂认为实现社会公平不仅需要制度公正而且需要个体心理的平衡;汪庆华通过介绍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从源头解决资源的分配问题”;邓文初运用不同的时间观开辟新视角讲述“财富如何流失”。几位嘉宾的观点碰撞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争相与嘉宾交流想法、提出疑惑,几位嘉宾纷纷耐心答疑解惑,与同学们进行了良好的互动。

21时,本届先声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撷取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老师与同学提供了良好的交流机会,也为法大学子搭建了一个开阔的学术平台。

关闭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