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元轶老师带你品读胡适先生的《容忍与自由》——民商经济法学院第十九期读书沙龙

来源:民商经济法学院 王茜 施晨晨   10-21   阅读:
T AAA

深秋清冷的天气阻止不了探求学问的步伐,学子们在傍晚七点走进了端升404,参加由民商经济法学院分团委主办、院学生会承办的第十九期读书沙龙——元轶老师带你品读《容忍与自由》,带领我们从胡适先生一生所做的演讲选编中感受适之超越时代局限的深思,激发我们未雨绸缪,于乐世思危!

特邀嘉宾元轶并没有一开始就引大家进入胡适先生的思想世界,而是强调了“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胡适作品的态度”。学习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胸怀。正如胡适先生的老师杜威先生所说“人的整个经验,一点一滴都是真理”。《容忍与自由》此书以胡适的思想关怀为主题,避免纯粹学术理论的作品,精选依旧深具现实意义的十九篇著述,篇篇都是胡适先生 “要把金针度以人”的经验之谈,引人深思。

在整个活动中,元轶主要品读了《容忍与自由》一书中的《问题与主义》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元轶谈到胡适先生主要指出了三个教训: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罗兰夫人曾这样写过:“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义做出的。”只谈自由罔论他物,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胡适先生激愤地指出,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元轶说道,传世不在于篇幅,而在于学者个人于精微幽深处的思考总结,胡适先生的作品恰是如此。其中,元轶用更贴合大学生实际的例子——写论文来解读“问题与主义”。正如胡适先生呼吁的“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具体的小问题如何解决,那个小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在场一位纠结于论文写作的同学便立马开始了互动。老师就问到,人们为什么喜欢谈主义?一位同学答曰避难就易。老师又欣悦地说指出主义无需自己过多的思考,只要搜罗资料便可,但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从而引出更多的问题。其实还有一点,只要用功了,那就能写好,有思考,有努力,便就有收获。这不正是胡适先生所说“播了种一定会有收获,用了力决不至于白费”吗?

现场讨论激烈而时间却不觉中飞逝着,在老师与同学们的惜别照相留念中,这场生动有趣而意义十足的读书沙龙落下了帷幕。同学们表示,在对胡适先生《容忍与自由》的品读间所学习到的睿智风趣与金针度人、胸怀济世的精神将深深留在在场学子的心中。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