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制的视频公开课《微博里的著作权》在新浪公开课平台上线,上线首日即获网友及媒体热捧。 网络公开课《微博里的著作权》是全国法院系统中首个网络公开课,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全国优秀法官姜颖主讲。我院承担录制工作。
公开课上线首日,即获网友好评。据新浪网统计,公开课上线首日课程视频点击9000次,公开课课程微博阅读量146.3万。随后人民日报官微、新华视点官微、复旦大学官微、中国政法大学官微及数十万、百万粉丝的大V等微博大号纷纷转发,掀起了微博博友学习公开课的热潮。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法制晚报等媒体对法院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创新社会沟通方式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赞扬。
网络公开课,俗称“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简称。在全球,“慕课”吸引了数十万人追捧,在北京不追美剧追“慕课”成为部分青年一代的新生活态度。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Coursera、edX、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悄然兴起,使“慕课”持续升温。在国内,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都涉足网络公开课领域。
据悉,姜颖法官的公开课《微博里的著作权》来源于她带领北京一中院知识产权庭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目前,在微博领域,较为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抄袭发布行为。根据新浪微博的统计,仅仅2013年1-8月,新浪就接到与抄袭有关的举报2939件。姜颖认为,一些微博使用者在使用微博时存在一定误区,不知不觉地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而这些使用误区的出现缘于微博是新兴社交工具,微博使用者对相关法律还不了解。公开课共分四个部分:《抄袭别人的微博侵权吗》、《转发微博侵权吗》、《微博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涉微博侵权的法律救济途径与民事责任》。其中《抄袭别人的微博侵权吗》的观看地址为http://video.sina.com.cn/p/edu/news/2013-10-10/14246300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