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中欧法学院2013年欧洲暑期班成功举办

来源:中欧法学院   9-23   阅读:
T AAA

自成立以来,中欧法学院每年暑假都会组织已经完成欧洲-国际法课程学习的双硕士研究生赴欧参加欧洲暑期班并负担学生参加暑期班的一切费用。今年,中欧法学院将此机会扩展到了整个年级,所有完成欧洲-国际法课程的2011级双硕士研究生均获得了赴欧的机会。今年的欧洲暑期班分为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的举办地为意大利博洛尼亚和威尼斯,由博洛尼亚大学主办;第二条线路的举办地为比利时布鲁塞尔、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法国斯特拉斯堡,由马斯特里赫特大学与斯特拉斯堡大学合办;第三条线路的举办地为德国汉堡和柏林,由汉堡大学主办。

暑期班线路一——意大利博洛尼亚、威尼斯之行

合影

上课

9月1日至13日,中欧法学院外事秘书陈颖芳老师带领27名2011级双硕士学生及2名博士生参加由合伙院校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组织的第五届暑期班活动。活动结束后,所有同学顺利获得由中欧法学院与博洛尼亚大学共同颁发的结课证书。

暑期班线路一致力于强化欧盟法研习,9月2日至6日,博洛尼亚大学欧盟法教授与博士生们为同学们带来15场精彩纷呈的欧盟法专题系列讲座。围绕欧盟政治制度、立法特色、内部市场等方面,讲座从更小的切入点,如反对歧视、宗教自由、律师执业自由、证券、环保和健康等角度,深化了同学们对欧盟一体化的理解。讲座中,同学也将自己的欧盟法知识学以致用,积极与老师互动,分析案例、讨论不同的法律见解。专题讲座话题新颖而深入,不仅让同学们巩固了欧盟法知识,深切感受到欧盟法的精细与涉及面之广泛,更激发同学们进一步研习欧盟法的兴趣。系列讲座的授课地点为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在这座世界最古老的法学院上课,同学们除了积累到新知识,更切身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9月5日晚,博洛尼亚大学暑期班项目负责人L.S Rossi教授盛情邀请中欧师生与授课老师共进晚餐。博洛尼亚有着“胖子之都”称号,美食享誉欧洲。Rossi教授特意安排多种当地美食,请同学们品尝。博洛尼亚还有“柱廊之都”的称号,街边的房屋门前都有一道长廊,一根根圆柱托起一个个穹顶,别是一番风景。晚餐地点便是一座别致的穹顶建筑。晚风轻拂,老师与同学举杯共饮,Rossi教授对中欧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也祝同学度过一个愉快而难忘的暑期班。中欧师生也对博洛尼亚大学的热情与周到表示感谢。

9月9日至11日,暑期班助教老师Andrea Usai先生与Giovanni Zaccaroni先生带领同学们游览了美轮美奂的水城——威尼斯。以渡轮为替代的公交车、穿梭于蜿蜒水巷的贡多拉、以玻璃制品闻名的Murano岛和五彩斑斓的Burano岛……各种美丽的风景让人应接不暇。

为期13天的暑期班,课程与活动安排紧凑而丰富。在深化欧盟法知识的同时,更让同学们了解到一种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底蕴。这也正体现中欧法学院“培养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的办学宗旨:学,重在知识的积累;贯,则更要求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差异。

暑期班线路二——布鲁塞尔、马斯特里赫特、斯特拉斯堡之行

布鲁塞尔欧洲议会合影

与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合影

Danièle Alexandrè女士为学生颁发证书

线路二由马安娜老师带队,一行38人最先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四点五十分飞抵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始了为期十一天的欧洲之行。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期间,同学们在中欧法学院欧方联席院长Aalt Willem Heringa及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在读博士Wouter Hulstijn先生的组织下首先参观访问了欧盟三大官方组织机构之一的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欧洲议会议员、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成员Wim van de Camp先生及欧盟议会秘书处工作人员Truus Yperman女士先后与同学们进行了会谈。Wim van de Camp先生向同学们介绍了欧洲议会在中欧关系中关注的五个主要方面:贸易平衡、知识产权、人权自由、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欧盟机构在中国与越南等邻国间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并结合其去年访华的经历,谈论了其个人对中国社会、中国问题的一些想法。Truus Yperman女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欧洲议会的日常运作机制及职能,并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同学们在布鲁塞尔还分别聆听了David Webber先生和Koen Roovers先生的演说。David Webber先生来自欧洲公共事务游说团体(Public Affairs Europe),介绍了欧盟说客的概况、PA 的具体工作、利益团体雇佣专业的游说者影响欧盟立法决策的机理。Koen Roovers先生工作于名为改变欧盟(ALTER-EU)的非政府组织,他说明了众多游说团体聚集于布鲁塞尔的特点和原因,并向我们介绍了其所在的非政府组织的工作目标是增强游说活动的透明度、伦理性,确保公共利益在欧盟决策过程中不被忽视。

本线的第二站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中欧法学院的合伙院校之一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就坐落于此。同学们参观访问了该校的法学院,院长Hildegard Schneider教授接待了我们。该院教授及博士生还专门为中欧法学院硕士生的到来组织了一场以欧盟及欧盟与中国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Andrea Ott教授从欧洲的角度讨论了欧盟与中国关系;在读博士尚宽(Kelly Shang)作了题为“来自斯特拉斯堡的爱:欧洲人权法院对香港宪法审查的影响”的演讲;在读博士Antonia Waltermann以“主权与欧盟”为题进行演讲;在读博士Hoai-Thu Nguyen讨论了欧盟的“权能蔓延”(competency creep);在读博士Wouter Hulstijn探讨了欧盟的合法性(Legitimacy)问题。

线路二的最后一段时光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度过。这段行程由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院Daniele Alexandre女士、斯特拉斯堡大学在读博士Aurore Garin女士和在读博士Manuela Brillat女士精心安排并全程陪同。斯特拉斯堡也是欧洲机构和学术研究中心聚集的地方。在六天的时间里,同学们有幸在国际人权中心聆听了前任欧洲人权法院主席Jean-Paul Costa的讲座,参观访问了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办公地、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在欧洲人权法院旁听了一起由17位法官组成的大审判庭(Grand Chamber)审理的人权案件。庭审结束之后,来自希腊的欧洲人权法院法官Linos Alexandre先生会见了同学们,并一一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人权法院及人权案件的问题。此外,中欧法学院的硕士生们还被邀参加了斯特拉斯堡市政厅、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院、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举办的鸡尾酒会,同学们同与会的各位嘉宾自由交谈,畅所欲言。在中国驻斯堡总领事接待会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恰逢在法国出访的我国前外交部长、中国政法大学名誉教授李肇星先生。李先生用中法双语发表了幽默风趣的讲话,对中欧法学院及同学们寄予了厚望。暑期班线路二于9月7日结束,同学们于9月8日平安抵京。

暑期班线路三——德国汉堡与柏林之行

国际海洋法庭

与Hatje教授的合影

汉堡市政厅门前的合影

北京还是夏季,我们却被嘱咐多带些衣服,海洋性气候的汉堡已经是秋天,别着凉。9月2日清晨,我们在丁强教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35人乘坐校车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路向西飞行,我们的这一天就多出了六个小时。飞机上的食物十分美味,饮料也很可口,在十小时的飞行之后,我们飞抵法兰克福机场。在这里我们转乘去往汉堡的飞机。

到达汉堡立刻就受到了凉风夹杂着微雨的欢迎,我们都有些瑟瑟,但是空气很清新很湿润,像中国南方。

乘坐大巴到达住宿的EUROPA KOLLEG,汉堡大学为我们安排了设施完备的公寓式住处,在放下箱子之后,来到一层大厅有一场冷餐会。撇去行程中的小狼狈,在热茶和咖啡的温暖之下,大家开始爱上这个有着温暖黄晕灯光的公寓楼,以及汉堡。

详细的行程表发放到大家手中,项目主办人Christian Gahrmann 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行程安排。整个日程非常紧凑,柏林的两天我们将马不停蹄。

(一)汉堡大学与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

北京和汉堡之间的差异,在该地区的公共交通上可以感觉到。在汉堡,你可以使用一张票在公交车和地铁上乘坐一整天,不管其间有多少次乘坐巴士或地铁。而且五个人使用一张团体票同行的价格会比单独一个人行动更便宜。在地铁站并没有查票的专门常设人员或机器,均为便衣随机检查,一旦发现逃票将面临40欧元的罚款。

9月3日上午,我们到达汉堡大学的图书馆。汉堡州和大学图书馆是德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它作为主要借阅图书馆服务于汉堡大学和城市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我们在图书馆馆长Andreas Knobelsdorf先生带领,从底部到顶部参观了图书馆。书籍根据其内容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排列。

下午,我们去了邻近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藏书。Dr. Pisser给我们做了关于这个机构的演讲。它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可供学者们做研究的地方,拥有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书籍。他们还提供了每年非常有限的的实习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均可能申请。

(二)国际海洋法法庭与德意志联邦银行

9月4日上午,我们去坐落于易北河畔的国际海洋法法庭参观。建筑物的主色调是蓝色和白色。这里有许多空间宽敞的审判厅。朱莉娅里特尔女士详细介绍了法庭。它由1982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建立。汉堡市慷慨地提供了供法院使用的办公场所。我们还会见了来自中国的高法官,利用审判间隔的休息期间,来给予我们祝愿和指导。

之后,我们有机会旁听一场正在进行的庭审。

当天下午,我们拜访了德意志联邦银行(央行)。这是一栋很高并非常现代化的建筑。我们由Christian Hecker 接待,并听取了关于德国央行(Bundesbank)使命的演讲。它有几个任务,如保持价格的稳定,建立一个稳定的金融和货币体系,监督银行业系统等等。

(三) 汉堡市政厅,司法部和商会

9月5日,我们访问了自由汉萨城汉堡的市政厅。该市政厅位于汉堡市。它有一个古旧的尖塔和蓝色的屋顶。阳光下它与悠闲的鸽子如同一幅油画。我们的导游详细地讲解了里面的装饰背后的故事。在此之后,我们匆匆前往司法部。聆听了由女士Liebrecht做出的简短的讲话。汉堡市的法官的选任和升职体系都十分精密让人赞叹。

下午,我们去了汉堡商会。中国和汉堡之间在贸易领域有非常多的联系。汉堡峰会每年举行一次,是沟通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桥梁。我们惊讶于为我们准备的材料竟然有中文版,足见交流之密切。

(四)柏林——权力中心

9月10日上午,我们乘坐从汉堡到柏林的大巴,访问了联邦司法部,联邦总统办公室和联邦律师协会。这里肃然的环境,简单而带着正气。

我们还去了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工作的地方。但那里的工作均是高度机密。保镖冷硬的面孔和强壮的身体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午饭后,我们去了德国议会法律委员会。设计这个建筑的建筑师的坚持的理念是高透明度,大量运用了玻璃和镜子。一些设施保持着未完成的状态,反应了立法的总是过程发生着变化并不会终止。在建筑物顶部有一个大的玻璃穹顶,可以360度的视角来看周围的柏林市容。

9月11日,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柏林墙和勃兰登堡门。下午返回汉堡。

(五)离别

回到汉堡之后参观了著名的CETAC 和TAYLOR & WESSING律师事务所。最终我们在一艘古董蒸汽船上结束了在德国的旅程,次日早晨便搭乘飞机回国。

中欧法学院旨在培养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双硕士研究生们从欧洲暑期班的活动中近距离地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了欧盟的组织结构、欧洲法律制度的运行以及欧洲各国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中国政法大学、德国汉堡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及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均对此次活动寄予了大力支持,此次欧洲暑期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人:潘辰唯、黄曦曦、杜鹃(中欧法学院2011级双硕士)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