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9日下午3点,第四届刑司杯论文竞赛颁奖典礼在学院路教学楼308教室拉开帷幕。颁奖典礼由刑事司法学院辅导员赵松云主持,学院院长曲新久,学院教授洪道德、卫跃宁,研工办主任于波出席了本届颁奖典礼。
第四届刑司杯论文竞赛自去年九月份开始征稿,共收到参赛论文68篇,其中20篇论文进入复审。经专家组答辩,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和优秀奖八名。颁奖典礼分三个环节进行。于波主任宣读获奖人员名单后,获奖者分别上台领奖,并与学院领导、老师合影留念。最后,获奖者代表南连伟,答辩组老师代表卫跃宁和学院院长曲新久分别发表讲话。
一等奖获得者南连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论文写作心得。他讲了三个问题:第一,论文写作的心态。他说,尽管很多人认为论文写作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很高,但人生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任务,认真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对个人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如果说本科阶段注重全方位的横向发展,那么研究生阶段则是纵向发展,需要不断的积淀和深化。不管以后是否从事学术研究,锻炼发现问题、搜集资料、组织语言的能力对人文社科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第二,论文写作的方法。论文写作不能急于求成,一味贪图写作速度或者写作成果,而应该重视培养严谨构思和踏实写作的能力。第三,论文写作的魄力。南连伟引用马克思.韦伯《以学术为业》中的一段话说明论文写作也是需要勇气和激情的。他认为论文写作和人生一样,如同做生意,想获得大收益就一定需要大投入。
之后,卫跃宁教授代表答辩组老师讲话。针对很多学生苦于论文写作没有切入点的问题,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例如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目前正在修改之中,而每一部法律修改前后都是论文写作的好时机,如果能将修改的亮点以及批评意见汇总并加以分析,就可以形成论文用以发表。卫跃宁教授坦言自己1996年写作的几篇论文就是得益于当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此外,社会热点问题向来是论文写作的好素材,例如药家鑫案件和李昌奎案件。他还提醒大家,论文发表相对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创作。
最后,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总结发言。他说,刑司杯论文竞赛的筹办是响应广大同学的要求,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鉴于论文写作能够训练个人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他号召大家广泛参与进来,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更加深入的学术研究,使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更有意义。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此次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适度的奖励不仅对获奖同学的写作热情予以了回报,对其他学子的学习创作也是一种激励,相信未来我校研究生会取得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
附获奖人员名单:
1、刑法组
一等奖:南连伟 二等奖:耿佳宁 路晓 三等奖:高曼洁 马涛 何群 优秀奖:齐天 闫帅乾 周晶
2、刑诉与证据法组
一等奖:连斌 二等奖:方晨辰 赵展 三等奖:高同丽 林科浑 卜祯 优秀奖:董林涛 周媛媛 张欢
陆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