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检索 

高级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校校友、著名作家慕容雪村对话法大学子

来源:记者 姚姚 实习通讯员 马秋爽 马媛   3-4   阅读:
T AAA

3月3日晚,我校校友、著名作家慕容雪村做客我校法学院“致知论坛”,与法大学子真诚对话。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

慕容雪村向同学们介绍了他在法大上学期间的心路历程、毕业之后的从业经历以及写作生涯中的生活状态。在被何兵教授问道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掷地有声的文字时,慕容雪村回忆说,这与其在法大的社团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在法大,他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宿——“法大人”通讯社。同时,社团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挥洒文学热情的平台和锻炼文笔的机会。

进入提问环节,现场气氛迅速升温,同学们积极与这位和蔼的“大师兄”探讨对于其作品的思考。从作品的解读到写作经历的探求,再到对当今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的思考,甚至于对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观点。慕容雪村逐一耐心的回答。他反复提及,人生道路要自己去走,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这种幸福并不绝对意味着成功或者是别人眼中你应该拥有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满足自己内心对于幸福的追求。在回应同学们问题的同时,慕容雪村讲述了行走于中华大地的经历和感受。他说自己心中,最喜欢中国的三个半城市:最具悠闲气质的成都,金钱时代的“耶路撒冷”——深圳,最纯洁、最纯粹的拉萨,还有半个青岛。虽然经常有出国交流的机会,但是慕容雪村自豪地向同学们表示,自己的心是永远留在中国土地上的。虽然外国有着良好的秩序和轻松的生活气氛,但只有讲母语时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归属感的时候。

在回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生活心态的问题时,他提到,虽然自己的作品中文字是愤恨的、尖锐的,但生活中的自己其实是非常乐观健康的人,愤恨的文字其实是对光明和温暖渴望的表现,公平正义不应该是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奢侈品,而应该是生活的必需品。

提问环节结束之后,他的同学和好友纷纷上台讲述了自己眼中的慕容雪村,回忆大学时期共同生活的片段。同学眼中的他,是激情的,是勤奋的。是的,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了解鲜艳光环背后、深夜灯光下创作的艰辛。

最后,慕容雪村表示,希望所有的师弟师妹可以怀揣梦想,活出自己充满阳光和温馨的人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并且用马尔克斯的一句话与法大学子共勉:“人不是因为变老而没有梦想,而是因为没有梦想而变老”。

关闭

| 图片新闻 |
| 最近更新 |
| 热点新闻 |
| 法大微信 |
扫一扫,知道更多

手机版 | mobile phone version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 网络工作室负责维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电子信箱:news@cupl.edu.cn


新闻网手机版